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國立
臺灣法學界再傳佳音!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同時兼任《當代法律》社長暨總編輯的廖義銘,不僅帶領雜誌團隊奪下「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更於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受邀發表演講,實現國內外雙重突破。
由華藝文化事業公司主辦的「臺灣學術傳播獎」頒獎典禮,日前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代法律》雜誌憑藉紙本與數位雙軌並進的表現,從眾多學術出版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大獎殊榮。
廖義銘教授指出,《當代法律》自創刊以來以「深度解析」與「跨界對話」為核心價值,致力讓法律知識跨越學術邊界,走入公共領域。他並指出,華藝資料庫數據顯示,《當代法律》近一年下載量成長超過二百%,不僅獲傳統專業群體肯定,更受到年輕學術族群青睞。
華藝文化事業公司表示,《當代法律》能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主要因三大亮點:紙本權威性——連續十年蟬聯全台法律系所訂閱率榜首;數位擴散力——涵蓋學者、司法官、法律系學生,跨世代讀者全面肯定;議題引導力——專題策劃觸動學界與實務界,帶動跨領域討論熱潮。
華藝公司指出,《當代法律》同時揭露未來規劃,將推動三大計畫:推出「紙本+數位」整合訂閱方案,提升讀者體驗;設立「青年學者研究獎助金」,培育新世代法學人才;與國際法律資料庫聯盟合作,推動台灣法學研究國際化。
廖義銘教授除了國內獲獎肯定,八月底亦受邀前往哈薩克國立歐亞大學,參加「憲政日三十週年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與來自各國學者共同探討台灣與哈薩克在憲政歷程及司法改革上的比較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廖義銘教授是唯一來自亞洲以外的外賓,並被安排於講台C位發表演說,顯示其學術地位受到高度重視。他在演講後表示而謙卑,因珍惜而敏銳」,這段學術外交之旅不僅拓展國際視野,也強化了台灣法學在全球的能見度。
《當代法律》在國內憑藉深厚的出版實力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在國際則由廖義銘教授親自登台演講展現台灣學術能量。紙本與數位的並進,加上國內與國際的雙線突破,讓《當代法律》不僅是台灣法學界的權威指標,更成為推動學術交流與外交突破的重要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