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新建區政大樓綠化 招蜂引蝶

 

北區長潘寶淑親自動手為綠色廊道種下蜜源植物。(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即將在今年十二月喬遷「入厝」的北區區政大樓,當初即朝「綠生態」的方向去規畫,繼四樓綠屋頂之後,昨天再發動文元國小、台南社大、台南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在一樓周週邊廊道的三十六坪空地種下約兩千株蜜源植物,區長潘寶淑表示,新的行政大樓有綠電、雨撲滿等設施,是一座擁有生態又環保的綠建築,可說是全市區政大樓的首創。

北區公所在新建區政大樓周邊綠地舉辦蜜源植物生態廊道工作坊,也邀請當地里民參加,兩百人一起動手,在台南社大綠環境課程老師李武昌帶領下,種下馬利筋、高士佛澤蘭、紫花長穗木、繁星花及金桔等蜜源植物,旁邊還用樹枝堆疊成蜜蜂蝴蝶的臨時招待所,讓飛累的昆蟲有地方可歇息。

北區經建課長孫揚洲表示,馬利筋主要是樺斑蝶的蜜源及食草,而高士佛澤蘭主要會吸引斑蝶來吸花蜜,尤其是雄性斑蝶,因為高士佛澤蘭花蜜具有特殊植物鹼,會激發雄性蝴蝶求偶的意願。

李武昌建議以自然工法樹枝圍籬,區隔人行動線,在周遭綠地營造自然環境,經過半年的圈圍養護,除了可以「招蜂引蝶」,將可觀察到「底棲生物」蚯蚓等的生物鬆土的痕跡,環境會慢慢的展現出活力。

參與活動的文元國小小朋友表示,老師教導要「深挖浮植」,這樣植物才會容易存活,這是課本上沒有教的。小朋友還天真的說,希望種下蜜源植物之後,蝴蝶就會出現,蜜蜂也會來,期待以後也有蜂蜜可以吃。

 

文元國小師生與志工聯手在北區區政大樓綠色廊道種下兩千株蜜源植物。(記者陳俊文攝)

潘寶淑指出,新的區政大樓四樓的有種電的綠屋頂,植有保育類植物光梗闊苞菊,還有跟鄭子寮重劃區地理歷史有關的鄉土植物包括玉蘭、含笑、樹蘭、夜合花,還為獨居蜂設計了「社宅」,是令人期待的昆蟲「烏托邦」。

新的區政大樓除綠屋頂及周邊綠帶融入生態保育概念外,也帶入人文歷史,這座新的辦公大樓是公所、是戶政事務所、是托嬰中心、未來也是環境教育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