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書法的書卷氣和江湖氣

■廖蕪芫

喜歡書法的朋友一定見過這樣兩種評價:「書卷氣」和「江湖氣」。我這個書法的門外漢,一直也弄不懂啥叫「書卷氣」,啥叫「江湖氣」,但一直在揣摩。那天找了幾幅字發給一位熟悉的朋友讓他評論一下是否有書卷氣,這位朋友回覆了兩個字:匠氣。因為是很熟的朋友,我馬上一句話懟了回去:「你現在口氣很大哦。」不過我也認真想了他的這個評價,然後又回覆他:「的確,書卷氣和匠氣可能是有幾分相通之處。不過,江湖氣和匪氣痞氣應該是一路的。」這幾句對話給了我一點勇氣——既然這位朋友敢說出自己的看法,我也不妨不揣冒昧,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先說網上看到的關於「書法的書卷氣」相關文字,感覺是在說有書卷氣的書家的特點,而沒怎麼說書法的特點,通常是談書家修養多,談書法表現少。倒是有文章把「匠氣」的特點一二三四列舉得頗為詳細,大致意思是那些一筆一劃臨摹書法作品的,就總也逃不了匠氣。

我自己還是和江湖氣對照來理解書卷氣的。在我看來,所謂江湖氣,就是不講傳承,不講章法,恣意揮灑,筆墨無度。低級一點的,寫錯字;高級一點的,寫草書不按通行的規則。那麼與之相反的書卷氣呢,應該就是傳承有序,章法有度,中規中矩,一筆一劃皆有來歷,就跟學者做研究寫文章一樣,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至於那些談書卷氣的文章說的各種修養,應是更高層次的追求。

當然,不同的書家會寫出不同風格的字:歐體看著就嚴謹,趙體看著就腴潤,黃庭堅伸展自如,蘇東坡雖也偶有伸展(主要是拉長的豎,不像黃庭堅是在橫、撇、捺和點劃誇張地拉長),但總的說以循規蹈矩為主;不同的學習者也盡可按照自己的性格喜好去練習自己喜歡的寫法。但一定要說從書法就能看出是否修養厚重、道行高深,可能多半是觀書法者臆想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