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當朝野還在為財政問題爭執不下之際,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敲定電價調漲方案,小老百姓的荷包恐怕又將飛出一些新台幣;而電價持續調漲的主因在於台電扛不住四千億元累虧,賴政府更牽拖一千億元撥補案未獲立法院支持。只要稍稍留意民進黨政府編列的預算,不難發現近年來撥補儼然成為絕佳的救火隊,哪個項目撐不住,民進黨政府幾乎都不思拿出因應對策,就膝射式地大喊撥補,彷彿沒有撥補就不會施政。
話說馬英九執政時期,台灣還用電無虞,但民進黨執政九年多以來,擔心缺電卻已成為生活的日常,魯莽躁進、弊端頻傳的「二0二五非核家園」把台灣搞得連年調漲電價,甚至電價再怎麼調漲也擋不住台電的虧損黑洞越來越大。明明政府已連續撥補、增資台電五千億元,電價還是繼續漲、台電還是繼續賠,民進黨政府就是不願意檢討政策、改弦更張,老百姓要吞到何時?
台電到底能不能止虧回穩,甚至轉虧為盈?從反核轉變為理性看待核電的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簡單地算了一筆帳:若採用核能作為發電選項,每度電費以一點一元到一點四元計算,全民每年至少可以省下一千億元。其實,從二0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到今年核三延役公投,民意趨向已經相當清楚,奈何民進黨卻是「裝睡的人叫不醒」,繼續揮霍老百姓的納稅錢和生活費。
電費漲不停,民進黨牽拖在野黨封殺一千億元撥補;與此類似的是,為了減輕大專校院學費上漲壓力,民進黨政府在韌性條例中編列兩百億元補助高教。事實上,十幾二十年來大專校院學費幾乎文風不動,早就追不上物價漲幅,導致經營環境越來越艱困;儘管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統統喊漲,賴政府思來想去還是只有撥補這一招。
但是,補鍋難免留下罅隙,兩百億元對一百四十多所大專校院也只能撐得了一時、撐不了長期,甚至只怕病症更深。一一七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降到十七萬人左右,公立大專校院招生名額就占去約十二萬人,私校只能招到五、六萬人,只夠五十所私立大專校院正常經營,估計四十所私立大專校院面臨轉型或退場。如此嚴重的高教海嘯就在不遠處,民進黨還是只靠撥補解決?
說起撥補,讓民進黨食髓知味的第一根棒棒糖當屬勞保撥補。想當初蔡英文剛當總統就把年金改革喊得震天價響,結果軍公教年改搞到怨聲載道之後,勞保年改就無疾而終,取而代之的是補鍋大法倉促上陣;豈料原本只是短期應急的止痛藥竟然變成長期處方籤,七年下來前前後後撥補了五千一百七十億元。麻煩的是,大把銀子砸下去了,勞保年金還是一步步走向破產懸崖。
撥補這貼止痛藥,民進黨吃久了不但忘記傷口還在,而且早就完全麻痺,前勞動部長何佩珊竟說「撥補也是改革」,現任勞動部長洪申翰沒拿出過勞保年金改革想法,賴清德和卓榮泰也是靠定撥補的態勢。民進黨錯把止痛藥當作根除解方,當初蔡英文說的世代正義早就隨風而逝!
尤有甚者,眼見撥補真好用,幾千萬元就業安定基金被貪汙、濫用,勞動部竟也打算用公務預算回補,老百姓的納稅錢果然真好用!
過去台灣政壇陋習「選舉沒師父,用錢買就有」;如今民進黨更上層樓,身為執政黨卻懶得動動腦筋解決問題,反正「施政沒師父,用撥補就有」,這也算是另類台灣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