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和順科技中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動「AI共創」課程,帶領學員從青銅器、青花瓷等典藏文物汲取靈感,透過生成式AI設計獨一無二的皮件吊飾,還把學生的人物畫作轉化成古代人物,讓學生驚嘆原來AI還能這樣玩。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長期重視智慧科技融入教育,積極推動全市八所科技中心成為AI與數位學習的重要基地。今年以「AI共創」為核心,整合八所科技中心,推出生成式AI創作、AI簡報設計、機器人控制、媒體識讀與資安等主題課程,並結合課程研發、師資培訓與學生實作,讓科技學習更貼近生活情境。
和順科技中心近年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動的「AI共創」課程就很有特色,和中教務主任李舒婷表示,透過課程發展了跨域的「跟著小翠穿越清明上河圖」活動,在這個課程裡,國寶翠玉白菜化身為小精靈「小翠」,穿越進去「清院版清明上河圖」的場景,讓學生在找小翠的同時,也一邊欣賞古文物。
李舒婷還分享「AI小畫師」的成果,可以把學生手畫的簡單人物畫作,讓AI根據特徵,神奇轉化成好像名畫家畫的古代人物。「AI合作共創皮件吊飾」課程則是藉由故宮博物院的線上3D互動,引導學員認識掐絲、琺瑯等各類金屬胎體的古工藝流程,最後與AI合作創作出個人化的皮件吊飾。
教育局補充,本學年度各科技中心將推出多項AI課程,包括「AI工具解放教學創造力」、「與AI共創—神獸村的小皮匠」、「芒果磚機器人:PID循跡控制」、「micro:bit擺攤神器—夜市打靶機程式」、「AI互動光劍製作」、「Canva AI設計與熱轉印體驗」等,協助學校有效導入AI教育並深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