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逾5千人重複遭詐2次以上

刑事警察局統計顯示,今年全國已有超過五千位詐騙受害民眾報案二次以上。
(刑事局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導致被害人重複受害案件頻傳。刑事警察局統計顯示,今年全國已有超過五千位詐騙受害民眾報案二次以上,顯示部分受害人在首次遭遇詐騙後仍因一時不察再度落入陷阱,其中假投資、假交友及網路購物詐騙為最易導致重複受害的前三大手法。

刑事局指出,一名年約七十歲、居住於北部的林姓婦人在網路社團遇見自稱可教導股票投資的成員後,加入LINE群組並多次受到「穩賺不賠」的說辭遊說,初期信以為真投入資金,卻在欲提領時才確認受騙而向警方報案。未料僅隔四個月,該名婦人又在網路上接觸到另一個假投資陷阱,累計損失高達二千多萬元,成為典型二度受害案例。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中部一名五十歲的陳姓男子,他透過交友軟體尋找伴侶,卻與其中三名對象發展出投資關聯。對方以「共同打造美好未來」為理由,引導其投入虛擬貨幣及股票。當男子發現獲利無法順利提領時,才驚覺遭遇詐騙並陸續報案,此案凸顯假交友詐騙與投資詐財結合的特徵。

此外,詐騙集團也鎖定演唱會門票需求,南部一名約四十歲的陳姓男子在網路社團購買票券時,遭以「臨時失約朋友多出票」為由要求預付款,對方承諾現場取票卻音訊全無。他滿心期待卻在演唱會現場撲空,事後又在另一次購票過程中受困相同手法,兩度受害,顯示網購詐騙與生活娛樂需求緊密相關。

為提升政府打擊詐欺犯罪的透明度並協助民眾防範,刑事警察局已於一一三年十二月一日建置「一六五打詐儀錶板」專網。該網站每日即時公布全國詐欺案件受理情形,並提供具關鍵字搜尋功能的真實案例資料庫,讓民眾能即時查詢詐騙集團的常用話術與最新手法。網站成立至今,已建檔近十萬則案例供民眾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