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32歲「阿明」常忘記服藥、日夜顛倒,兩年內反覆住院6次,無法穩定工作,家屬照顧負擔沉重。在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社區復健中心」的協助下,從調整生活作息、穩定服藥開始,逐步參與庇護性工作訓練,學習人際溝通與工作技能,一年後成功就業並在物流公司穩定工作,經濟獨立。
台南醫院精神科醫師蔡穎宗指出,一些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在病情穩定出院後,卻失去生活方向,他們白天在家不知所措,作息紊亂,缺乏目標,更難重返職場或獨立生活,這種情形不僅讓患者感到迷茫無助,也讓家屬承受沉重的照顧壓力。
藥物治療穩定病情後,只是復元之路的開始,精神疾病對個人功能影響廣泛,包括自我照顧、社交技巧、人際關係、就業表現等,這些並非單靠藥物就能完全恢復。因此,出院後仍需持續且多元的復健治療,才能真正協助患者「找到最好的自己」。
他說,社區復健中心不同於醫院,是讓患者從治療走向社區,重新找回最好自己的「充電站」,每個人都有復元潛能,即使帶著疾病,也能活出有意義、有希望的生活。透過專業引導與支持,幫助精神康復者一步步重建獨立生活功能、培養工作技能、拓展社交圈,最終融入社區,過上有尊嚴且獨立自主的生活,只要邁步走出家門,就有機會讓自己生活改變,同時也讓患者知道,復元之路不孤單。
蔡穎宗說,社區復健中心可提供多元服務內容,包括培訓獨立生活技能、職業技能、心理重建與社交技巧、社區融合與休閒活動,及家屬支持與衛教,全面支持精神疾患適應社會生活的每一步。凡持精神疾病重大傷病卡者,經健保署核准收案後,免收社區復健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