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69歲楊伯伯被診斷為肺癌3期,目前搭配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出現食慾不佳和疲倦感,也影響到生活品質,搭配中醫輔助治療,以中藥、針灸等方式來緩解不適的症狀,精神與生活品質也逐漸隨之提升。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表示,傳統的中醫透過藥物調整改善胃腸消化狀況,來提升免疫力,同時結合穴位治療來緩解因化療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手足麻木、失眠、嘔吐、腹瀉、脹氣、口乾舌燥或口腔潰瘍、體重下降、落髮及關節痛等。
除傳統的中醫藥外,還有針灸、雷射及穴位按摩等方式,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元的輔助療法。
他指出,大部分癌友治療過程中,最困擾的症狀就是強烈疲倦感,門診中許多患者常提到化療後,就連平常的散步都覺吃力,雖然清楚應該要多運動,但強烈的疲倦感,讓人整天只想休息。
中醫可以透過滋陰清熱益氣的方式來改善疲倦感,以疏肝解鬱養心安神中藥,或按摩穴位肚臍下的「氣海穴」及「關元穴」來提升睡眠品質,達到緩解疲倦感。
另外,對乳癌病友,服用復乳納常見的副作用為關節疼痛,臨床上可透過針灸、服用中藥來改善疼痛發作的頻率及程度,甚至是透過雷射針灸的現代新治療,改善血管的循環,促進人體氣血循環,活化免疫球細胞,延續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