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肉2菜3澱粉 輕鬆減腰圍

 

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原型澱粉,避免血糖劇烈波動,減少脂肪囤積在腹部。
(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減重有助於健康與自信,為了縮減腰圍,許多人也特別注重飲食控制、運動健身、藥物輔助等,對此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提醒,吃飯的順序是影響腰圍的重要關鍵,近年營養界也持續推廣「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澱粉」的進食模式,不僅延長飽足感,亦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張秀如表示,許多人想減重會選擇先吃蔬菜,但若目標是擺脫小腹,應該把「蛋白質」放在第一順位。蛋白質能快速啟動腸道分泌飽足激素(GLP-1),減少後續的總食量攝取,與新興的減重藥物「瘦瘦針」有相似原理。食用蔬菜在於利用膳食纖維延緩消化,進一步降低血糖上升速度,澱粉放在最後攝取能避免血糖劇烈波動,減少脂肪囤積在腹部。

蛋白質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如魚、雞胸肉、豆製品、雞蛋、無糖優格等都能啟動飽足感並穩定血糖,蔬菜則可選擇花椰菜、秋葵、菇類、番茄及各類葉菜,以利維持長效飽足感。澱粉建議選擇原型澱粉,包括糙米、地瓜、燕麥、山藥等,進一步降低脂肪囤積風險。

張秀如指出,在實踐以上進食模式同時,也能透過放慢進食速度、餐前喝水、餐中分次飲用湯水等進一步加乘控制效果,澱粉並非敵人,完全不吃反而可能造成精神不濟與代謝下降,原型澱粉就能在補充必需能量同時、避免血糖波動。進食時應放慢速度,控制每餐至少20分鐘,確保大腦接收到「飽足」訊號。喝水、喝湯等也能幫助控制食量延緩血糖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