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地區每年燒燙傷病患約有17萬人次,基隆長庚醫院進行跨國燒燙傷大數據分析,得出最佳植皮時間應在燒燙傷後11天內進行,則可以減少最多的併發症風險及總住院時間,較大的年齡、較大的燒燙傷體表面積以及糖尿病則都是燒燙傷病患死亡風險因子。
基隆長庚整形外科兼外傷中心副主任王思翰指出,台灣地區燒燙傷意外頻傳,目前的燒燙傷治療中,清創及植皮手術的時機,取決於病患的生命徵象是否穩定及是否出現感染的跡象,然而最佳進行植皮手術的時機卻一直未有定論。
為改善燒燙傷病患的治療預後,長庚醫療體系運用美國外傷資料庫的資料進行大數據研究,共計蒐集2萬754位燒燙傷病患資料,篩選出其中進行植皮手術的853位病患,深入分析軀幹燒燙傷病患的植皮時機與預後之關聯性,得出建議在燒燙傷後11天內進行植皮手術是最佳的時機,也可為加速傷口癒合並減少住院天數。
另外,研究發現,容易產生植皮相關併發症造成感染、移植失敗的病患,其受傷至植皮的平均時間平均達17天,則間隔明顯較長,且其中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風險也顯著提高。研究亦發現較大的年齡、較大的燒燙傷體表面積以及糖尿病患都為燒燙傷病患的死亡之風險因子。
王思翰表示,根據研究的結果,建議植皮手術應在燒燙傷患者病情穩定後儘早進行,因為儘早植皮可減少其相關併發症,包括移植失敗與手術部位感染,把握這段黃金治療時機是對燒燙傷病患較佳的治療策略,這項研究的目標在提供國際性的可信數據及研究,期望能建立更具一致性與可執行性的國際臨床指引。
長庚醫院指出,這項研究已發表在去年8月的「國際外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研究的第一作者王思翰,亦因為臨床上改善燒燙傷患者的處置流程,提供了更有價值的參考,獲得去年國際急重症年會年輕學者傑出研究獎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