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存老本大樂退 超高齡金融3大隱憂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國人平均壽命80.2歲,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負擔與財務缺口問題逐步浮現。圖為宜蘭縣政府舉辦「幸福百分百、114年重陽敬老活動」向百歲長者表達珍惜敬重的心意。 (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負擔與財務缺口問題逐步浮現。中信銀三十日發布二0二五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白皮書(樂齡金融白皮書),揭開民眾財務層面長期準備不足、多數家庭照顧與財務分工過於集中單一照顧者,以及晚年生活挑戰增加等三大關鍵難題。

根據衛福部二0二三年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八十點二歲,但健康壽命僅為七十二點四歲,顯示台灣人平均約八年處於不健康生存狀態,長壽雖是人口發展趨勢,卻伴隨龐大醫療支出與照護需求。

中信銀行指出,樂齡金融白皮書歸納三大隱憂。首先,許多家庭日常開銷與消費負擔雖已具備短期財務應對能力,但在退休準備、資產配置與傳承規劃等中長期布局卻相對不足;其次是多數家庭中,照顧責任常落於單一成員,五成照顧者指出同時兼顧工作與照顧是最大壓力來源。

第三,隨著世代轉變,晚年生活挑戰逐漸浮現,家庭照顧面臨轉型,長輩更需要自我準備與社會支持,如何建立長期照顧體系與資源串聯,成為減輕家庭負擔、確保晚年生活品質的關鍵。

面臨照顧者愈來愈少、被照顧者愈來愈多結構性難題,中信銀建議,個人可以多存老本,建構穩定且永續的被動金流,以支應退休開銷;另外=, 也可以提前準備健康與照護基金,透過長照險及健康險等方式有效轉嫁風險,以及透過安養信託與專業機構管理資產,建立長期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