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成功國小校舍重建工程,因施工期間挖出歷史遺構,導致工程延宕長達七年之久,原定今年新學年讓學生返校上課的計畫再度落空。這項漫長的重建過程不僅影響了學校的正常運作與招生,更讓許多學童從入學到畢業都未能踏入新校園。然而,在台南市政府的積極介入下,校舍有望於本月底完成點交,為這場長達七年的重建困境帶來一線曙光。
成功國小校舍重建工程自七年前啟動,原意是為提供學童更優質的學習環境。然而在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珍貴的歷史遺構,使得工程必須暫停以進行考古挖掘與保存工作。這一突發狀況,加上後續的行政程序與工程協調,導致重建期程一再拉長,遠超出預期。期間成功國小師生被迫遷至北區文賢國中的閒置校舍上課,長達七年的借校生活,對學校的教學品質、學生學習適應以及家長接送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校方對此表達了無奈與擔憂。有校方人士直言,長期的重建延宕已嚴重影響學校招生,許多家長因考量學童就學的穩定性,選擇將孩子送往其他學校。對於那些從一年級入學便在文賢國中借讀,直到六年級畢業都未能回到成功國小新校舍的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大遺憾。他們未能體驗在「自己學校」學習的完整童年,也讓母校的歸屬感打了折扣。
面對各界的壓力與學童的權益,台南市政府近期展現了積極解決問題的決心。據悉,市府已嚴格要求承攬廠商加緊工程進度,並每週召開工地會議,密切追蹤施工狀況。目前,校舍重建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市府表示,目標是在本月底前完成點交作業。這意味著,雖然趕不及新學年開學,但成功國小師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遷回期盼已久的新校舍。
成功國小重建案的延宕,凸顯了在都市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儘管過程艱辛,但隨著工程接近尾聲,各界期盼這座承載著歷史與教育使命的校園,能盡快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學子,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