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鈞:救災避免橫紋肌溶解症 多喝水休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前往花蓮光復鄉災區協助重建的「鏟子超人」,因環境惡劣,傳出有發燒、喉嚨痛,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症送進加護病房。衛福部部長石崇良1日強調,災區醫療量能充足,目前回報多以處理外傷跟流感為主;但也提醒志工們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太逞強」。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也在臉書貼文強調,橫紋肌溶解症跟疫情相關可能性低,特意提醒救災過程務必穿戴「防水手套、口罩、防水長靴」防疫三保,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同時也提醒「鏟子超人」,若得流感可能很快發病,最好打滿疫苗、有症狀盡速就醫。

羅一鈞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以小腿肌肉較容易受損,會有嚴重肌肉疼痛、難以行走甚至站立蹲下都受影響。

羅一鈞也提醒,橫紋肌溶解症的預防方式有三,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或勞動;在激烈運動之後記得多喝開水,以利肌球蛋白的排除,減少腎功能受損的機會。尤其夏天是橫紋肌溶解症的好發季節,要量力而行,並特別補充水分,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同時,若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就要趕快休息。如果休息後未能正常恢復,及早檢查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