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 馬偕:日省3病床

 

馬偕醫院今年初就開始對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患者進行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相當於每天可空出3張病床給其他重症患者。(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2日指出,1月開始對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病人實施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累計至今已達325人次,相當於每日可釋出3張急性病床,轉為收治更為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則豪表示,針對部分疾病需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若採用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菌藥物治療模式,病人是每日返院接受1次靜脈注射,單次療程約需3至5天。

馬偕醫院表示,最早是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病人實施OPAT,臨床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患者在完成1個療程後即可順利轉成口服藥物治療,治療完成率超過9成,其中,70歲以上病人占4成,年紀最長為102歲,治療天數約2到6天,治療5天的患者占6成為最多。

馬偕醫院指出,一名102歲的病人因咳嗽有痰被家人送到急診,診斷後屬於輕微肺炎並無其他感染或併發症,經向家屬說明後採用OPAT,每日由家人陪同返院治療,讓長輩可以回到家中作息,完成療程後回診追蹤,病人滿意度極高。

陳則豪指出,有鑑於OPAT具有顯著治療成效,健保署於是自8月起擴大至9大適應症,包括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感染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情況,均可以採用此就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