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光頭銅像移除 藍:別搞對立

原台南文化中心戶外「承先啟後」五大四小銅像群中被貼上蔣中正標籤遭移除冰封,藍痛批不要再搞意識形態和對立。(本報檔案照片,來源市政府)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化藝術銅雕像不能「光頭」造型嗎?藍營議員二日趁文化局工作報告,集中火力指原位於台南文化中心的《承先啟後》五大四小銅像,近年因遭貼上先總統蔣中正標籤,下場跟國父銅像一樣遭冰封,痛批不要再搞意識形態和對立。

林燕祝開砲,銅像光頭有罪嗎?該銅像遭冰封,置放在學甲傳統藝術中心,民進黨台南精神標竿黃先柱銅像卻能擺放在公園,直指總統賴清德毫無包容心;蔡育輝也說,當年湯德章公園國父銅像遭拉下事件,至今歷歷在目,竟如此對待中華民國總統;王家貞更厲聲痛批,單純藝術作品卻遭政治化,對不起藝術家。

李宗霖說,府城三百活動進入尾聲,不該只在單點改善,應全面盤點及活化所有城牆殘蹟,因豪雨導致南門段城牆塌陷,請針對文資妥善擬定修復計畫。文化局指協助南女向文資局提案。他也建議邀請「巷仔Niau」化身「城牆大使」,並爭取成立「府城紀念日」,文化局指正推出古地名歷史街區活動,透過不同主題,帶領民眾認識古城。

永康砲校遷移,將設置創意園區,朱正軒建議借鏡新北「三鶯陶花源水中舞台」,打造兼具防洪和展演的水上舞台,對「巷仔Niau」公仔,質疑文化局採飢餓行銷,身為公部門應以推廣為主。三崁店神社遺跡修復,他認為應推廣並配合經費高達一億五千多萬元的原台南農校日式宿舍修復,文化觀光攜手,帶動文化旅遊。

黃肇輝指岸內糖廠除作為拍片使用,也應如當年中影文化城,成為推廣觀光利基。盧崑福為台南文化觀光把脈,指目前天氣炎熱,無法遮陽的古蹟乏人問津,建議夜間光雕和街頭藝人表演,共推古蹟夜間觀光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