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區模擬中洲斷層錯動演練

大內區公所辦理地震災情演練。(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大內報導

台南市大內區公所三日模擬台南市中洲孕震構造發生錯動,引發強震,大內區公所立即啟動自衛消防編組,進行緊急避難疏散引導、災情通報彙整、建物安全防護、火災初期滅火及傷患緊急救護等,演練逼真,展現遇災時自救能量。

台南市境內有六條斷層,分別是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後甲里斷層及觸口斷層等,另有孕震構造的中洲斷層,其位於台南市東邊靠近西南部麓,北起官田,往南經大內、山上、新市、新化、關廟、歸仁至高雄阿蓮北部,長度約三十五點五公里,此斷層是向西逆衝的構造,研究指出,未來三十年內可能發生規模六點九的地震,導致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震後火災、學校醫院毀損、道路橋梁中斷、停水停電及通訊中斷等災情。

由於中洲斷層影響範圍大,三日大內區公所在圖書館前廣場辦理地震防災示範演練,並結合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石林里自主防災社區志工,模擬強震發生後,導致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震後火災、學校醫院毀損、道路橋梁中斷、停水停電及通訊中斷等災情,並進行疏散避難、災情通報、滅火與救護等實兵操作,演練過程相當有臨場感,志工們配合著可能發生的各種災情,認真應變,以強化防災應變能力。

區長陳俊達表示,以往大內最典型的災害是水災,不過經由成功大學協力團隊進行地震災害潛勢分析,發現當中洲構造斷層發生錯動時,將影響大內區建物發生全倒半倒的災損情形,所以特別辦理地震預防實兵演練,確保在災害來臨時,第一時間整合所屬各防災編組單位進行災害應變與復原重建,降低地震帶來的衝擊與傷害。

大內區公所辦理地震災情演練。(記者張淑娟攝)

此外,消防局第四大隊也配合演練,動員山上、善化等消防分隊及大內義消分隊,出動各式消防救災車輛合計六車十九人支援配合情境演練,強化消防人員地震救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