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國小閒置廚房變身食育教室

官田國小將閒置廚房改裝成食育教室,讓學童體現食農精神。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推動食農校育的官田國小,將閒置的廚房改造成食育教室,讓學童體現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精神,學生們都說很有感。

官田國小自一一三年參加中央廚房供應午餐計畫後,原來的廚房閒置,校長陳慶林覺得很可惜,決定妥善利用,向教育局申請改善計畫,讓廚房變身成食育教室,教室裡除有四座學習平台中島、為求低碳不使用明火,還添購電磁爐,另有專業旋風式烤箱,讓學生學習料理食材。

食育教室啟用後,校方邀請「相贏手作點心坊」負責人陳春蘭率領團隊到校指導,帶領師生手作米香堅果餅乾、黑米蛋月燒、菱形米餅等多款米食點心,從材料認識、揉製麵團、烘焙入爐到包裝成精緻禮盒,體現「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精神。

陳慶林說,食育教室內相關器具及設備比照食品加工廠規格打造,未來不只是烹飪教室,更是推動跨領域課程、文化與節慶教育的實踐場域。「孩子不只是來學做點心,而是在理解食物的來源、體驗團隊合作、學會送禮與感恩的價值。」

四年級學生陳子昕說,自製手工黑米餅乾很香,吃起來味道濃郁,回家要跟爸媽一起做,與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