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保存基隆仁愛區珍貴的歷史記憶並推廣閱讀文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攜手雞籠文史協進會推出「仁愛區庶民記憶採集」系列活動。活動以公開徵集文史資料、專題講座、城市走讀及劇場導覽等多元形式進行,全面記錄港都庶民生活與百年老店故事。
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表示,仁愛區是基隆最早發展的核心地帶,自清代因港口貿易而興盛,逐漸形成融合商業、信仰與庶民文化的生活圈。崁仔頂魚市、草店尾、慶安宮與城隍廟等地,不僅是地方信仰與經濟的象徵,更承載著市民的集體記憶。此次活動透過「記憶採集」與「故事再現」,將看似平凡卻極具意義的生活片段轉化為可延續的文化資產,讓更多人理解「文化」其實就藏在日常裡。

系列活動將於十月十八日率先展開,上午於仁愛區圖書館舉辦文史資料公開徵集與專題講座,邀請市民攜帶老照片、舊物件參與,分享個人故事與生活記憶,並由安嘉芳教授主講「百年老店的歷史密碼」,深入探討老字號商店如何折射城市經濟的演變。同日下午,曾子良教授將帶領「基隆商道輕旅行」,實地走訪老街巷弄,感受城市興衰的變遷與在地溫度。十一月一日則推出劇場導覽《神祕大學之道~基隆三連棟印象之旅》,由雞籠文史協進會與慾望劇團攜手製作,結合走讀與戲劇演出,邀請觀眾穿梭於慶安宮及周邊歷史街區,在戲劇氛圍中體驗庶民文化的生命力。
江亭玫強調,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保存運動,更是推動城市記憶再生的重要契機。相關活動資訊可至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