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新冠疫情蠢動 專家籲打疫苗

專家呼籲,長者、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依照政府建議儘快完成「左流右新」疫苗接種。    (疾管署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秋冬,流感已提早流行、且新冠恐接續發威。專家呼籲,長者、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依照政府建議儘快完成「左流右新」疫苗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表示,今年流感疫情早在9月就提前報到,且持續攀升;另外新冠疫情更是蠢蠢欲動,恐將接續在10月再度流行。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65歲以上流感與新冠重症病例中,每4人就有1人死亡,其中近9成沒有接種過流感或新冠疫苗。由此可見,接種疫苗仍是長者防範染疫後重症或死亡的重要防線。

然而,相較其他先進國家,台灣新冠疫苗接種率有待加強,許多民眾對新冠疫苗仍有顧慮,多為擔心接種副作用。但根據近幾年台灣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數據顯示,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的不良事件通報數量並無顯著差異。

楊靖慧強調,新冠疫苗可以說是全世界施打量最多的疫苗,安全性已有科學數據支持,民眾可以放心施打。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教授吳至行指出,感染新冠後急重症風險較流感更高,患者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更高出2倍由,加上由於新冠病毒會傷害人體多個器官,恐會留下長期後遺症。

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36%的患者即便康復後3個月仍持續出現咳嗽、疲倦、腦霧等長新冠症狀,且症狀至少持續2個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吳至行也分享,民眾往往只打了流感疫苗,但卻遲遲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他強調,其實流感和新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尤其是高風險族群,若感染後都不只是小感冒這麼簡單,所以兩種疫苗都不能少,務必都要完整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