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安寧日 國健署推癌友家庭為核心社區照護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民健康署9日指出,為響應世界安寧日,國健署已結合105家醫院培育成立癌症資源中心,發展以癌友家庭為核心的社區照護模式,結合在地資源提供癌友及其家屬多元支持服務,擴大癌症患者照護。

國民健康署指出,世界安寧療護聯盟將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訂為「世界安寧日」,號召全球共同關注並推動安寧緩和療護。今年世界安寧日為10月11日,以邁向打造普及安寧療護承諾為主題,呼籲各國應強化安寧緩和療護,使其成為貫穿病友整個生命治療歷程的一部分。

國健署表示,癌症已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隨著人口老化及不健康生活型態影響,癌症發生人數也逐年攀升,11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5年存活率則由95年到99年的51.1%,提升到107年到111年的62.9%,顯示癌友們與癌症共存時間延長,然而壽命延長的同時,也必須維護其生活品質。

世界安寧療護聯盟指出,當癌友積極參與安寧緩和醫療之醫病共享決策時,不僅醫療滿意度提升,生活品質也在有自主的情形下獲得改善,對情緒亦具正向效益,兼顧了癌友身心的均衡與家庭社會的角色功能,是支持癌友走向全人照護、邁向抗癌成功的重要關鍵。

國健署表示,自99年起補助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至今已有105家醫院參與,更自113年起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關懷社區照護模式,積極協助癌友家庭適應癌友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由醫院結合社區資源、民間團體推廣癌症正確觀念與認知,滿足癌友「顧身體」、「找資源」、「顧心靈」、「放輕鬆」、「挺家屬」、「保權益」之6大生活需求道。

國健署長沈靜芬指出,早期發現與治療已讓更多癌友能順利回歸社區生活,透過輔導癌症資源中心的成立,以癌友家庭為核心,連結社區將資源,發揮整合關懷的量能,積極協助癌友重返社會並重新發揮所長,並可藉由社區活動導正癌症觀念,提升民眾對生命臨終議題的關注,也推廣癌友友善理念,減少癌友及家庭在復歸過程中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