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人故事剪報筆記 李文雄鑽研柳下食堂的故事

李文雄近日繼撰寫「莉莉水果店」一書後,正著手進行「府城人故事剪報筆記」總整理,並從從公會堂「柳下食堂」的味道開始,深具歷史傳承意義,也喚起府城老滋味的靈魂。(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台南報導

府城以美食著稱,莉莉水果李文雄對於文史則情有獨鍾,雖屆七旬仍利用空閒時間整理數十年來剪報內容,逐一寫下閱報心得,近日繼撰寫「莉莉水果店」一書後,正著手進行「府城人故事剪報筆記」總整理,並從從公會堂「柳下食堂」的味道開始,深具歷史傳承意義,也喚起府城老滋味的靈魂。

勤於筆耕的李文雄表示,明治四十四年(1911),台南公會堂甫落成,「柳下食堂」即在公會堂旁正式開業。作為府城第一家專營日本會席料理的高級食堂,供應典雅精緻的宴席料理,接待地方官員、外賓與文人雅士,開啟府城飲食文化由傳統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

李文雄近日繼撰寫「莉莉水果店」一書後,正著手進行「府城人故事剪報筆記」總整理,並從從公會堂「柳下食堂」的味道開始,深具歷史傳承意義,也喚起府城老滋味的靈魂。(記者蔣謙正翻攝)

在李文雄「府城人故事剪報筆記」中,有關柳下食堂的故事,據他長期研究,1911 年(明治 44)台南公會堂落成不久,「柳下食堂」於其旁開業,為府城首間專營日本會席料理的高級食堂。1918 年(大正 7)完成營業登記,以宴席、會席與節慶料理著稱,成為官紳、外賓與文人社交重鎮。第一代柳下甚藏創業,第二代柳下勇三延續與精進經營。2018年9月8日他以木製匾額再現「原柳下食堂 大正七年創建」,喚回了百年記憶。

柳下家族與食堂經營。創辦人柳下甚藏自日本來台南開業,以精湛廚藝與講究待客之道立名。大正七年(1918)「柳下食堂」正式登記為營業料理店,設於市區要道,主打宴席、會席與節慶料理。1920 年代,隨著公會堂成為政務與文化活動中心,食堂生意更臻鼎盛,逐步形塑為府城知名餐飲品牌。其後由柳下勇三承接,持續以高規格的出菜與服務口碑,鞏固其社交與文化場域地位。

李文雄以數十年剪報與筆記,詳載食堂創建與經營紀錄,內容包含:明治、大正年間的營業紀錄;柳下甚藏/柳下勇三的家族接班過程;與台南公會堂合辦宴會、文化活動之史實。其手寫筆記細膩呈現府城飲食文化的厚度與情感,已成為研究台南地方史與日治飲食文化的重要依據。

李文雄先生與友人製作木製匾額,2018 年 9 月 8 日重現「原柳下食堂 大正七年創建」招牌;字由書匠以傳統毛筆手寫,古樸凝練。匾額於台南公會堂門前掛立並合影留念,象徵塵封百年記憶重新點亮——「這不只是懷舊,而是讓府城人記得,百年前我們的城市,也曾經有這樣的味道與風景。」

李文雄說,「柳下食堂」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日治時期府城生活的縮影,將日本會席美學與出菜規格引入府城,也呈現當時的社交與文化融合,「柳下食堂」與公會堂互為表裡,承載政務與文化活動的宴集空間,同時也體現台日文化在日常飲食中的互動與傳承。今日,柳下食堂的歷史記憶仍被在地居民與研究者珍視,成為理解府城百年風味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