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慕仁「Pinilimayan石生繪世錄」繪畫創作展陽明交大登場

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個展首次在東部以外地區巡展,期盼透過他的畫作,讓民眾更認識卑南族的文化底蘊。(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個展「Pinilimayan石生繪世錄」即日起至十一月廿一日在陽明交大藝文空間展出,此係楊慕仁首次在東部以外的地方展出,隨著作品的鋪展,彷彿共同走進一段由石生群部落記憶與當代視角編織而成的繪畫旅程。

楊慕仁表示,「Pinilimayan」在卑南語中意為「手作」,指涉的不只是技藝與創造,更是族群文化的延續與傳承,將小時候在台東十個部落的傳說、祭儀、日常與族人轉化為鮮明色彩與細膩線條,讓民眾更認識卑南族。

楊慕仁指出,此次共展出六十二件作品,其中三分之一作品係首展,展出作品中,例如猴祭、雲之豹、卑南族的菱形圖騰、及歐美八角花等,處處可窺見卑南族特有的文化。以猴祭來說,在孩子未成年時,大人會帶著小孩,上山打猴子,以訓練孩子的膽識;而雲之豹則是畫出目前已絕跡的台灣特有種動物雲豹,耆老們上山打雲豹,用其豹皮作成頭目或貴族的大衣,一般平民係不可穿著。

 

卑南族特有的猴祭文化,訓練孩子的膽識。(記者彭新茹攝)

楊慕仁說,他十六歲時,在知本部落的成年禮係被大人用咬人貓狂打兩邊的大腿,訓練其忍耐力。曾經碰過咬人貓的民眾應該知悉,只要碰到就會紅腫疼痛難耐,何況是被狂打。

十六日開幕由金曲獎得主桑布伊現場演唱揭開序幕,渾厚而悠遠的音韻與畫布中的色彩相互呼應,宛如部落的記憶在當下重生,現場迴盪著跨越時空的感動。

 

台灣原生種動物雲豹已絕跡,當年卑南族獲到雲豹者,其豹皮只能提供給頭目或貴族作大衣使用。(記者彭新茹攝)

陽明交大表示,此次展覽作品交織神話、歷史與生活,呈現卑南族文化的深度與精神價值,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觀者得以窺見卑南族文化獨特的視覺美學與精神價值,並在觀看的過程中,與自身的經驗與情感相互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