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開賣 石崇良突襲稽查

台灣首波合法加熱菸開賣,衛福部長石崇良(中)17日無預警率隊赴通路突襲稽查,受訪時強調合法上市不代表將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灣首波合法加熱菸開賣,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無預警率隊突襲稽查,強調合法上市不代表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另也提醒媒體報導若涉及銷售情形、廠牌等,最高可罰百萬元。

衛福部國健署7月底宣布有條件通過美國、日本2家加熱菸業者,共14項產品與4款組合元件可上市販售,分別自10月11日及19日起核准上市。

石崇良下午親自帶隊與台北市衛生局一起突擊檢查。他強調,中央跟地方接下來幾天會聯合全面性稽查,雖然是依法讓加熱菸上市,但不代表衛福部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

石崇良並特別提醒媒體報導不能踩紅線,在報導時千萬不要描述市場的反應、銷售狀況、通路、廠牌等,均涉及廣告促銷「罰很重」,可開罰新台幣20萬元到100萬元。

至於民眾購買加熱菸在Threads開箱,國健署強調同樣涉違法,已蒐證,依法可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根據台北市自治條例規範「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禁止販賣加熱菸」,因此石崇良首先到1家位在校園附近的門市,看看店家有沒有依照規定貼出沒有販售的標誌,過程中他詢問店家相關狀況時,也以雙方的對話內容為例,提醒媒體報導應注意事項。

緊接著,他前往另1家可以販售加熱菸的便利商店,石崇良解釋,菸品販售時為避免過度廣告促銷,規定不可實品展示,否則是違法,展示的位置跟大小也不能過於突顯,且一定要有針對吸菸危害的警示圖文。

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法令禁止販賣菸品給未滿20歲青少年,衛福部已要求業者務必加強員工訓練,做到「停、看、問」,甚至可以要求出示證件,另一方面,也要請民眾配合,若無法出示相對應的證明時,業者是可以拒絕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