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以創新課程嶄露頭角,該校教師王鍠文與陳昱全以作品《西拉雅符號─以科技振興西拉雅文化》,代表台南市參加教育部委辦「PBL-STEM+AICT 數位跨域教育年會∕教師創新教材教法競賽」榮獲乙組金獎殊榮,在眾多全國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展現左鎮教育團隊深耕地方與跨域創新的實力。
校方表示,這次得獎作品以西拉雅文化為核心,融入PBL專題導向學習與運算思維,讓學生透過程式設計、AI應用與NKNUBLOCK教具實作,將西拉雅的圖騰與語言重新詮釋,創造出能互動、能被看見的文化新樣貌。
課程共分為四個階段:「感受覺察」、「建構知能」、「想像實踐」、「公開分享」,學生從文化閱讀出發,進而以科技創作再現傳統符號與西拉雅語數字,最後透過成果展與影片發表,實踐「用科技說文化故事」的願景。
王鍠文表示,孩子們不只是學程式,更學會如何讓文化變成可以被理解、被欣賞、被傳承的形式。陳昱全老師也分享:「在地文化與科技教育並非兩條平行線,透過設計思考與運算思維,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後的邏輯與美感。」
左鎮國小校長楊靜芳指出,該校長期推動科技教育,從Scratch動畫、AI應用到跨國文化交流,教師團隊不斷創新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同時擁抱科技素養與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