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氣管內管位置 奪未來科技獎

高醫氣管內管位置異常警示系統勇奪2025未來科技獎,由左至右為高醫胸腔內科醫師鄭至宏、人工智慧創新應用中心主任蔡明儒、內科加護室主任張維安。(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胸腔內科團隊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中心所自行開發的「氣管內管位置異常警示系統」技術,勇奪有科研界奧斯卡之稱的「2025未來科技獎」,在超過500組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此技術能透過AI自動分析病人胸部X光影像中氣管內管的位置是否適當,一旦偵測出潛在異常位置,即刻發出警示,協助臨床醫療人員確認並及早處置。

「氣管內管位置異常警示系統」可降低氣管內管滑脫率與併發症風險,進而提升醫療照護安全與品質;這套系統在拍胸部X光後,會自動辨識氣管內管的位置是否正確;若發現疑似異常,便會立即發出警示,提醒醫療人員儘快確認與處置,大幅減少人工判讀的錯誤與延誤。

該系統已在多家醫院做過驗證,準確率高達約9成,團隊也將持續增加資料來提升穩定性與普適性;此系統運用常規的胸部X光,及早發現氣管內管位置不適當者提出警示,降低可能併發症的風險,保障病人管路安全。這項技術應用潛力大,適合在各級醫院使用,未來有機會取得國際認證與授權,推向市場造福更多人。

高醫院長王照元指出,這次高醫團隊的技術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是對他們長期投注在智慧醫療與科技整合的肯定。氣管內管位置異常警示系統整合臨床需求與AI技術,不只是提升病人安全的工具,更是醫療創新的一部分。高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明儒進一步說明,在臨床上,插管後若氣管內管位置不適當,可能引發滑脫、單肺通氣、氣道傷害等併發症。這套系統在胸部X光影像拍攝後,能立即評估並發出警示,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提供即時輔助與提醒,縮短發現異常的時間。希望未來能在更多醫院應用,讓插管病人的安全更有保障。

該系統由高醫智慧加護病房團隊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中心主導開發,並在國科會「台灣智慧醫療聯盟」計畫支持下與多間醫療機構合作驗證。未來團隊計畫進一步優化演算法、擴充適用病人族群,同時申請國際醫材驗證與授權合約,加速技術商品化與市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