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宏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清晨,打開窗戶,一絲涼爽的風飄進來,吹在臉上,頓時感到沒有了夏日的炎熱。在陽光明媚的視線裡,一片黃色的葉子隨風輕輕飄落下來,便聽到了秋天的腳步聲,心中那彎盈盈的秋思踏著愛的碎步,一步步地走向心靈的窗前。
一
燦爛而凝重,明麗而富饒,淡去了春暖花開的明媚,褪去了夏日炎炎的熱烈。姍姍而來的秋,絕不是美化了我手中的素筆,而是淨化了我內心的恬美。
在我的意識裡,秋以一種絢麗,一種熱烈,一種成熟,將天地凝為一片曠遠的意境,讓你去感受她的豐彩。「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舉目環顧,青山、綠水、野花、碧草、稼禾……遠山近水,在天高雲淡的秋陽中顯得如詩如畫,浩瀚的景物從夏季模糊不清的陰霾中擺脫出來,變得清晰如洗,一片柔柔的暖色調讓心頓時充實了許多,寬舒了許多。當你踏著唐詩宋詞平平仄仄的音節,你會發現,〈楓橋夜泊〉仍伴著唐朝的鐘聲,讓一片寧靜的鄉愁透過金秋的幕帷,淨化心中的嚮往與神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飄出悲憫的情懷,讓天下寒士不由地產生共鳴;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人生意境,你更會感到自己像天邊的一朵雲,像山谷的一棵松,在不知不覺中感知宇宙萬物的博大與空明,領略一種禪意,一種情調,一種人生的大境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秋天雖然不乏颯颯清風,竦竦落葉,但它的成熟與絢麗仍然飽含著一種蓬勃向上的氣勢。如果你出門旅遊,就不會有炎炎烈日的暴曬,不會有沙塵侵襲的煩憂,也不會有突來霜雪的寒意。明媚的秋意裡,到處漾溢著樂觀向上的生命品格,因為秋的熱烈與豪放把愛和創造放飛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凝成生命版圖上一部傳奇。「獨有詩心在,時時一自哦」。品味秋天的內蘊,彷彿就是在品味人生,就會在一種「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滿隨天外雲卷雲舒」的境界中,讓生命和精神在一種感悟之中不斷昇華……
二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豐富多彩的秋天帶著哲人的深邃,體現出一種深沉的思辨,自古以來就為詩人們提供了一個盡情吟誦的平臺。
漫步在林間小路上,手扶竹石,輕擊慢板,看淡淡的黃葉輕輕飄醉了季節,映襯著明媚的藍天白雲,似乎在訴說著生命的燦爛。「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那位長髮女子,斜倚西樓,坐看秋色,滿眼流香,聽著懸掛在窗前的風鈴,一片相思在風中搖曳;登高邀月的書生,把酒臨風,望江流淨碧,月色如畫,一曲「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讓思緒古典,心境恬然;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同時起落,真感慨自己已是神仙中人。
當然,美麗的秋天既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詩情畫意,也有「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悲傷愁戚,還有「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的仰天感慨。其實,秋與愁,與人們的心思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用秋的心來代表愁,十分形象生動,古代詩人實際上比我們感悟的深刻。「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裡霜天靜寂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擁著東坡的千古麗句,在千山流翠、層林盡染的意境裡,細細咀嚼秋的冷峻和蕭瑟、熱烈與富有,感受著千里萬里彰顯著雄渾、壯闊、蒼茫的氣勢,那真是一種超自然的享受。
面對秋的冷峻,誦讀著詩人騷客的詩詞,一瞬間,我發現自己的情感是有點脆弱了。這顆敏感的心,浸透了憂秋的愁緒,也蓄蘊著壯懷激烈的衝動。是啊,真實地坦露內心的靈魂,比故作堅強要好得多。該哭得時候不敢哭,該愁卻強顏歡笑,那才實在是悲呢!「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踏著秋的節奏,努力地經營著自己的生命,以詩歌為糧,以歲月為水,以感情為曲,學著古代先賢們釀造「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憧憬,真的很愜意。
三
秋天的月色,高遠而遼闊,靜穆而滄桑。而大西北中秋月,清淩淩的冷光裡透露出一派蒼茫雄渾大美和王氣,讓你在感慨之中感受歲月流逝的蒼涼和無情。是的,看著年復一年的秋月掩映在衰草淒淒、寒霜遍地的視野裡,斑駁的記憶中,揮灑著青春身影的我們早已成為回不去的匆匆過客,在生命的夜空中留下一道淡淡的印跡,詮釋群山的粗獷,漠風的粗礪和歲月的滄桑。
踏著如水的月色,那星星點點的浮雲旋舞著時間的張力。一瞬間,許多明詩麗句,叫人感動不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細膩地描繪出了遼闊和蒼茫,一片壯美的人生境界呼之欲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孤芳自賞中細細品味那輪月光的和藹可親,飽含了多少人生哲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在異鄉的遊子借景抒情,把思鄉的淚水全都掬捧其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雄渾闊大的意境中,將滿腔感慨深情拋灑,成為千古麗句……
由於天高地闊,秋月似乎格外高冷。在雲如薄紗掩映裡,她輕輕地拂過嬋娟眉清目秀的皎潔臉龐,讓周圍的景致愈發清朗詩意。漫步的河岸畔極目遠眺,群山輪廓清晰,連綿起伏,那座古塔隱隱聳入雲天;河面上波光閃爍,林木疏影斑駁,羊皮筏子橫斜岸邊,好一幅古樸的唐詩宋詞渲染出的國畫。枝葉的沙沙聲,秋蟲的唧唧聲親切地傳入耳中,那是一片什麼樣的情景呢?是兒時的夢想?是青春的吟哦?還是騷動在內心深處的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受?我一時竟說不出來。但我知道,那片伴著秋月的風景曾深深地驗證過人性的深度、眷戀的情懷和追求的壯美,曾在生命年輪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印痕,以及積聚成久遠的固守。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仰讀秋月,秋風長起,心月相照。此時,細細咀嚼「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含義,心不由地恬淡而愜意,充實而蓬勃……
四
可能細如牛毛的秋雨,叫人在心靈深處有一種淡淡的傷感,滋生一片「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纏綿。因此,在初秋的悶熱中我就開始期待秋雨的來臨。是啊,當你踏入「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境界,感受秋雨吟唱著那份清涼與淡雅,霎時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山水寫意畫。
美哉,淅淅瀝瀝的秋雨;壯哉,相思纏綿的秋雨。
記得故鄉的秋雨,纏纏綿綿多情多意。潔白的雨霧夾雜著細細的水珠,清秀的風采飄灑著牛毛般的嬌柔,瀰漫在天時地間。而那時,滿山的柿葉紅了,滿溝的衰草黃了,滿溪的河水溢了。那種爛漫的景色夾雜著淅淅瀝瀝的愁緒叫你有所思、有所悟,更在心頭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幸福感覺。如訴如泣的愛語裡,看屋簷上滴答不斷的雨水,挽一袖暗香,在起起落落的詞句裡,往往碰痛的是難以銘記的傷口。峰迴路轉的窗口,滿地清涼的雨跡,已攬不下滿懷的惆悵。此刻,那位記憶中穿著碎花衣裳、紮著兩根辮子的少女,早已打碎了感情的神經。只能讓憂傷在紅塵裡倦怠而臥,屏住呼吸感受秋涼如水。
秋雨沒有春雨打濕如花的詩情畫意,沒有夏雨雷鳴電閃編織的粗狂豪邁。秋雨柔弱的骨子裡一路鳴響著女性的溫柔和愁緒。穿過歲月的手指,滴滴相思紛飛在感情的眉間,多想能夠讓意念悄然入夢,為愛執起一把傘,在等待的沙沙呼喚裡,憑欄而立,摘殘月為琴,調霜風作弦,彈一曲詩魂詞魄,涼了唐風瘦了宋月,婉約一路情懷。
漫擁抱著秋令雨,腦海中閃過王昭君、李清照、林黛玉、柳如是……撐一柄油紙傘洗盡鉛華的柔美形象。佳人風采,紅顏知音,柔腸百轉,睹物思人,一會沿著蜿蜒山路悠悠而去,一會挽著雲天雨意踏波而來,在起起落落的詞句裡,說不清碰的又是誰的傷,撞的又是誰的痛!秋令如詩,秋雨纏綿。或許,那就是尋尋覓覓、多愁善感的具體寫照吧。
五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站在秋情滿溢的世界,看時光匆匆,聽濤吟澎湃,無需掙扎,也不必恐懼。因為,我們和大自然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會在抵達巔峰的時候,不動聲色地改變原有的軌跡,朝著命定的方向走去。而最好的選擇是,擁抱著心中那彎盈盈的秋思,看秋色光影,聽秋雨詩意,讓命運散發一片端正悠閒的哲思,一種安然的靜美,找到順應因果便是今生最好修行的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