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國立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二十二日於屏科大圖書與會展館拼創實驗室舉辦「社區林業24週年共織社區林業新篇章」活動,活動現場透過成果展示,共同見證社區林業以「陪伴、串聯、共創」為主軸,邁向新階段的重要時刻。
其「社區林業專業陪伴團隊」,透過網羅公部門、學研單位、NPO/NGO、企業及民間達人等五大領域共一二0名專家,並公開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社區林業申辦網。團隊以「陪伴」為核心精神,協助各地社區從生態調查、棲地營造、經營管理到地方創生,提供全方位專業建議與實務交流。
社區林業中心宣布新增-宜蘭縣大同鄉英士社區發展協會、雲林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以及臺中市東勢創意執行協會(大茅埔調查團)三處網絡據點。至此,全臺九處據點已完整覆蓋林保署八個分署轄區,象徵全臺據點正式布建完成。
現場不僅安排九個網絡點設置成果展攤位及專家的成果展攤位,這九個網絡點的加入讓更多人看見社區林業的具體成果,同場發表的「打造共好生活圈-營造生機盎然的生態池與人工濕地」手冊,整合多年田野實務與在地智慧,從生態觀察、原生植栽選擇、工程施工到後續維護,完整記錄臺灣棲地營造的實踐經驗。手冊不僅提供技術指引,更成為全臺社區推動永續行動的重要資源。
而「專業陪伴團」的成立、完善布建「社區林業中心網絡據點」,以及手冊的出版,社區林業中心與林保署共同展現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與行動力。未來將持續深化跨域合作,串聯公私部門、學研單位與在地社群,讓專業知識與地方實踐相互滋養,攜手打造森川里海共榮的永續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