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遺作廬山圖 10/25南美二館展出

張大千〈廬山圖〉真跡被列為國寶,正於南美館二館公開展出。(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福爾摩沙時代」展二十五日開啟第三階段展覽,最大亮點,莫過於眾所矚目的張大千〈廬山圖〉真跡到台南,這幅被文化部公告為國寶的畫作,於故宮典藏,正於南美館二館展出,喜愛藝文的民眾,無須北上,即可一窺其廬山真面目,感受張大千經典作品的藝術魅力。

張大千〈廬山圖〉不僅是其晚年潑墨潑彩傑作,更是存世最大的整絹繪畫。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表示,〈廬山圖〉為近代名家「五百年來一大千」張大千一生中尺寸最大作品,也是他過世前用功最力的時代代表鉅作,技法精湛、氣勢磅礴,堪與歷代山水名家呼應、映照古今。

〈廬山圖〉由文化部核定公告為國寶,藝術史地位崇高,為張大千融匯東西、超越古法的超級大作,被譽為自清末民初以來,美術百年「現代化」歷程一大里程碑。

策展人白適銘表示,福爾摩沙時代展,第一期曾展出國寶黃土水〈甘露水〉與重要古物陳澄波〈清流〉;此次則將推出張大千〈廬山圖〉,凸顯台灣美術從自我探索到積極擁抱世界的歷史轉折。

此次也精選反映台南地緣特色的藝術創作,如郭柏川記錄下府城過往地景的〈臺南運河〉、朱玖瑩〈安平鄉土館啟扉致詞〉、沈哲哉〈臺南孔廟〉等。此次也挑選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五0年出生的台灣藝術家作品,一窺藝術家對土地情感轉化與表達。

此次也透過數位內容與互動設計,延伸觀眾藝術體驗。「藝術家風格演算」AI互動體驗,觀眾現場拍照後,AI演算模仿藝術家沈哲哉、蔡草如、林智信等人筆觸風格,生成專屬圖像,透過遊戲化互動,更深入理解台灣藝術史。陳澄波〈清流〉也搭配浮空投影技術,觀眾可在廊道空間擴增實境〈清流〉湖岸場景中走動,虛擬場域介紹畫作故事、構圖與技法,並帶領觀眾探索畫中近、中、遠景層次。展期至明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