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擔水餅尋根健走 6百人體驗

仁德區土庫里「大宅聖天宮土庫擔水餅文化節」二十四日上午熱鬧登場。(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土庫里「大宅聖天宮土庫擔水餅文化節」二十四日上午熱鬧登場,兩大主題活動「文化溯源尋根健走」及「擔水餅文化體驗闖關活動」結合創新與文化傳統,還推出限量特製草帽與加油巾作為活動贈品,吸引超過六百位民眾參加。

「文化溯源尋根健走」於上午七時三十分起走,繞行仁德區土庫里街道,體驗擔水餅古禮路線,並飽覽土庫自行車道、三爺溪畔風景;擔水餅文化體驗闖關活動,遵循古例擔起約二十公斤重扁擔,繞行土庫大宅老街道,有如時空穿梭,回味無窮。另有福分疊疊樂與古法轉餅趣,以充滿兒時回憶的小遊戲,分享傳承兩百年的擔餅喜悅,闖關完成可拿到象徵福分的傳統水餅,讓福分傳遞的更廣更深也更遠。

到場參與的立委林俊憲、王定宇、市議員郭鴻儀、鄭佳欣、陳皇宇、仁德區長許博森、大宅聖天宮主委鄭燕忠等人都表示支持土庫擔水餅文化指定為市定民俗,發展地方特色,更推薦在地新生兒彌月禮可以用「水餅」,健康又富有地方特色。

市議員郭鴻儀表示,最早土地公祠在目前大宅庄社東南邊的農田,每年農曆八月十二日土地公聖誕時,為感謝保佑莊稼豐收,賜福家戶人丁興旺,家中有添男丁或男孫者,將水果餅挑到土地公廟(爐主家)拜拜答謝,拜完後,由各角落頭家將大餅福分分送到土地公爐下會員家。土庫土地公擔餅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