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陸瓊娟翻攝)
本報綜合報導
非洲豬瘟疑現蹤台灣,農業部宣布廚餘養豬禁令,環境部廿四日表示,所有清運廚餘不可進到養豬場,違者最高可罰三百萬元。環團呼籲,除禁廚餘養豬,也該禁廚餘焚化,避免造成重金屬與戴奧辛等嚴重空汙。
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昨在農業部防檢署台中分署舉辦說明記者會。廚餘禁養豬部分,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說明,環境部昨天已公告,所有清運廚餘不可進到養豬場,全台四三五場廚餘養豬場會加強稽查,若違規將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飼料管理法,違者最高可罰新台幣三百萬元,並呼籲民眾減少廚餘的產生,共同努力打贏這場仗。
至於台中學校營養午餐廚餘部分,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府啟動跨局處機制,由環保局統籌清潔隊結合團膳與食材業者,協助將廚餘清運到四處掩埋場,廿三日都已清運完成。
環團看守台灣協會表示,除禁廚餘養豬,也該禁廚餘焚化。某些縣市政府將養豬廚餘改送焚化爐應急,但由於養豬廚餘鹽分含量高,會腐蝕爐體,造成焚化爐更頻繁停爐維修,同時鹽分若與澱粉類食物水合,燃燒容易產生戴奧辛,加上廚餘含水量高,容易造成爐溫降低,導致不完全燃燒。
看守台灣協會統計,國內由清潔隊回收的養豬廚餘約廿一點六萬噸,加上由民間清除業者收運的養豬廚餘約廿七萬噸,總共近五十萬噸的養豬廚餘若進入焚化廠,增加焚化爐空汙排放,包括重金屬與戴奧辛,同時會惡化垃圾危機,將是一場災難。
看守台灣協會認為,配套措施是緊急在各地配置簡易堆肥或黑水虻養殖設施,環境部也應要求農業部同意讓這些設施成為需要施肥、種植五穀雜糧農地的農業設施,同時收受處理廚餘,讓廚餘可以進入非洲豬瘟風險低、適合使用堆肥或蟲糞的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