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力行「愛是永恒的」、「生命誠可貴」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談到對女兒ADHD的教育時,泛著淚光說,係以「愛是永恒的」陪伴女兒長大。(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生執著貢獻予公共衛生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出席愛恒智能中心的募款餐會,少見提起其具有ADHD的女兒,楊志良以家有特殊孩子的父親身分說,愛是永恒的,唯有愛才能無怨無悔付出,希望社會上更多人關心特教的孩子。

現場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知悉楊志良唯一的獨生女是注意力不集中且過動,楊志良泛著淚光提起那段歲月,他說,當年女兒的症狀嚴重時,會有自戕、傷害父母的行徑,但這些行為,在校時,因有老師的嚴格教導,女兒壓抑著未發作,但回到家,所有的壓抑都會不定時爆發。

楊志良說,父母親一路全心全意陪她,沒有責罵,女兒也很爭氣考上北一女,之後考上成大職能治療系,但別人唸四年畢業,女兒因注意力無法集中,唸了六年才畢業,最後考上職能治療師證照,現在在屏東南部老人中心照顧偏鄉、原鄉的老人、小孩,在照顧過程中,女兒更懂得時間的分配、資源的運用,深獲當地居民和長官的肯定。不用吃藥,也不會再有自戕、傷害父母的行為。

楊志良家中有特教孩子需照顧,公私分明,身為公務人員的他,一生寄情於公共衛生,民國六0年代,他在貢寮設置澳底保健站,這是全台第一個社區醫療實驗站,在那裡有第一位社區醫生,也就是家醫科醫師。楊志良指出,做好社區醫療,才能做好下一步的群體醫療,接著才能做好醫療網,最後才有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保的實施。全民健保也一直是台灣最傲人的全民福利。其理念就是「生命誠可貴」,一定要做好社區醫療,才能札下公衛的基礎。

楊志良笑稱,現在的他,天天在過父親節(付清節),因為每當偏鄉原鄉不足款項時,不足款項就由父親來付清,女兒常向民眾說,不用感謝她,要感謝她的父親。楊志良「愛是永恒的」、「生命誠可貴」,值此重陽節前夕,令人特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