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某女藝人曾為保持纖細身材,進行嚴格飲食控制,長達9年以水煮餐為主,所有食物一律先過水去油,卻也因為這樣過於偏激的不當減肥方式,導致健康狀況亮紅燈,甚至差點得憂鬱症。專家提醒,千萬另因怕胖就不吃油,吃對油可是好處多多。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為了維持健康身體、保持窈窕身型,運動配合飲食控制是最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但若想靠飲食控制體重,還是要適當地吃些油,來維持體內的正常運作。
因為脂肪在人體也是主要營養素之一,可幫助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及生成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來承擔保護內臟器官的責任,還可維持神經及皮膚的正常運作。
潘富子表示,吃橄欖油對健康好處多多,橄欖油中含有30餘種豐富的橄欖多酚,可幫助人體有良好抗發炎功效。還有較高含量的α型態維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保護身體脂溶性的組織,還可預防脂溶性物質被氧化造成對身體有害。
同時,橄欖油內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可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另橄欖油中的植物固醇以β-sitosterol為主,可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競爭被人體吸收的機率,沒被人體吸收的膽固醇,就會透過糞便排出人體外。
潘富子表示,因台灣人飲食習慣偏愛吃爌肉、滷肉飯、蔥油餅、鹹酥雞等高油高熱量食物,不知不覺很容易吃進過多油脂,長期下來會使血液黏滯度增加,血脂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造成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尤其氣溫偏低或溫差較大時,常傳出有民眾因急性心肌梗塞休克,甚至死亡,而發生心肌梗塞者大多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而忽略日常保健。
潘富子建議,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可定期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初步了解血管鈣化情況,並可依據家族腦心血管病史、自身飲食習慣及3高疾病,評估是否需安排進一步心臟血管攝影檢查(CTA)。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減少措手不及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