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湯山啟程,永康飛騰」,三十日永康砲校揮別在永康的七十三個年頭,啟程往關廟,永康居民紛紛到場與車隊留下歷史鏡頭,並揮手與車隊道別,居民也與最後的守衛兵合影,並在親愛精誠的精神堡壘前留影。區長李皇興表示,感謝砲校把寶貴地方留給永康,也期望砲校在新的地方有更好的發展。

三十日永康砲校最後一個車隊在鑼鼓聲中離開後,天空竟飄下了大大的雨滴,現場區民也熱情揮別車隊,並獻上滿滿祝福,而在永康七十三年的「永康砲校」已成為歷史,不過砲校仍將管制到十一月十六日,之後才會開放。三十日居民紛紛在軍紀似鐵、親愛精誠的精神標語前留影。
三十日市長黃偉哲也到場向官兵表達誠摯謝意,砲校指揮官李少將致贈一只「砲彈造型水壺」給市長,黃偉哲則回贈一頂野戰帽,感謝砲校多年守護國土、護佑地方,並祝福部隊遷駐關廟湯山營區一切順利。黃偉哲表示,關廟校區環境優美、腹地遼闊,將成為砲兵官校訓練與發展的優質基地;而永康舊址也將開啟新篇章,啟動「永康創意設計園區區段徵收開發工程」,規劃發展為「科技產業服務與研發園區」及「生活服務專用區」,工程預計一百一十五年中啟動,一百一十八年底完工。此外,園區內原電訓大樓將成為永康區公所新辦公廳舍。同時會保留砲校大門、六角崗哨與「親愛精誠」照壁,未來將規劃為市集與活動廣場,成為市民休憩與文化交流的新據點。

對砲校遷移,市議員李鎮國回憶著說,最早的砲校在小東路的中華里和勝利里,就在家的附近,而他的爸爸在砲校內當兵,小時候他常跑到部隊找爸爸,之後砲校遷至二王地區,他當兵時也在砲校受訓,有著深刻記憶,如今砲校要遷移至關廟,希望未來自己的子孫也能到關廟砲校受訓,如此正可說是三代傳承。

成功里民金冠宏則表示,昔日陸軍砲校是在南京湯山,遷至永康時原叫砲兵飛彈學校,旁有特別的眷村叫湯山新村,因此砲校也被稱湯山。三十日永康區公所特以「湯山啟程,永康飛騰」來慶賀砲校遷移,也感謝砲校留下如此美地,讓永康未來得以飛騰起來。三十日當砲校最後一個車隊沿著中山南路,右轉永平街(南大附中),再右轉永大路二段前往關廟時,兩旁居民一致揮手道別,也同時見證了歷史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