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吃飯咔中央」,這是南化區西埔社區營造計畫的通關密語,而這句居民耳熟能詳的俚語,更開啟西埔社區居民認識(捌)台語字、講台語傳承咱的母語文化的起點。西埔社區居民說,講一輩子的台語卻不識台語字,所幸社區以發揚台灣本土母語做為社區營造主題,終於有機會捌台語字。
西埔社區的台文指導老師周瑞雅,首堂課以「呷飯咔中央」與居民互動,詢問序大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引發長輩們學習台語的興趣,長輩們爭相說著那是早期大部份農家煮飯時,都會在米中加入大量的蕃薯簽,煮熟後會把白米集中在飯桶中間,那是要留給家中長輩吃的,小孩子不懂事會直接挖白米飯吃,長輩就會說這句話,意思是小孩不懂規矩。如此透過序大熟知的俚語上課,讓長輩很開心,同時也認識了台語字,並讓台語文的生活智慧被保存下來。
一年的台語課上下來,長輩們都能上台朗誦台語詩詞,更合唱出三首台語歌謠「西埔好所在(狀元樓調)」、「人生七十才開始(望春風調)」及「天烏烏」等,另有學員答喙鼓,展現豐富的台語學習成果。學員們感謝文化局文化資源科的輔導,讓西埔可以結合在地鄉土文化,以「捌台語字、講台語,傳承咱的母語文化」為主題,開設七場台語主題教學,讓西埔由六歲到九十多歲的老少均有機會參加捌台語、講台語。
另外,除了老師周瑞雅巧心構思,依西埔社區的人文地景及歷史故事等特色教學外,文化局輔導團隊老師宋金山也到社區開講,提供不少社造經驗分享。學員們表示,今年冬至活動將再舉辦成果展,希望這些美麗的台語文化,可以作為社區及附近學校日後的鄉土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