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從日治時期迄今已「孟母三遷」的縣城隍廟,現址有一半在計畫道路內,當時以放棄徵收、不領補償金予以擱置,最近沈澱三十年的舊案終於撥雲見日,縣城隍廟可以合法擴建,訂明年農二月三日正式動土,至於要如何建?蓋幾層樓?三十一日將以擲筊方式讓縣城隍爺「顯佑伯」自己作主。
台南縣城隍稱「全台首邑」,主因創建年代相傳在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清代享有官拜地位,也是地方宮廟的「境主」,地位崇高。
縣城隍廟最早廟地在西華街中華日報一帶,日治時期市區改正遷廟至現廟址左側的救濟院土地上,後又被日軍徵收改建為衛戍醫院宿舍,再搬至現址,其右方地藏王菩薩所在的廟地約五十坪是日治時期畫定的計畫道路,此道路從中成街一路延伸至鴨母寮市場中央通道,再往西到海安路,但目前縣城隍廟和立人國小旁巷弄尚未開通。
廟方表示,民國八0年代曾強制徵收土地要開路,徵收款已發下,但縣城隍廟以「放棄徵收」為由,不領補償金,這筆錢一直躺在法院數十年,最近終出現轉寰,廟方補繳土地增值稅後,禁建解編,右側五十坪廟地終於可以合法修建或增建。
廟後方還有三戶人家也被徵收,但當時已領完補償金,未來將拆除興建社區公園,可望出現「前有廟、後有公園」的「綠色宮廟」景觀。
主委黃百榮說,未來是拆掉重建亦或修建,要保持目前一樓舊制還是加建二樓,都將在三十一日擲筊由顯佑伯定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