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流右新第2階段接種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擴大適用 延長至11/15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公布11月將實施攸關民眾權益之重大政策或措施,包括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全民健康保險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計畫,以及病患經醫師評估後可在家靜脈輸注抗生素等。

國民健康署指出,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自11月起實施,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10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8萬元;未滿39歲,最多植入1個胚胎;39歲至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

國健署表示,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措施可減輕不孕夫妻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鼓勵不孕夫妻儘早使用人工生殖補助,並可維護母嬰健康。

疾病管制署表示,推動第2階段公費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接種,延續「左流右新」共同接種策略,自11月1日開始,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預期將可提升國人對抗流感與COVID-19最新主流病毒株及之免疫保護力,減少併發重症風險、降低死亡率。

疾病管制署表示,另外,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對象之適用期限,延長至11月15日止,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類流感症狀,且具特定身分之流感高傳播族群也可施打,期能及早給藥,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

中央健康保險署則將推出3項新措施,包括全民健康保險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計畫;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等。

健保署指出,11月可「在家」接受抗生素治療。中央健康保險署修訂「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新增「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也就是攜帶式輸注器,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同步修訂「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新增「含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增加臨床醫師對於抗生素選擇性及避免過度使用後線廣效性抗生素,推估約1萬人受惠,挹注預算約5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