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清晨,薄霧籠罩著古水河,靜謐的河畔漸漸甦醒,沿河的古街在炊煙中舒展,順著石板路走去,古水墟市正熱鬧開場,攤販們將山裡新鮮採來的雞骨草、魚腥草整齊擺放,竹簍裡裝滿了時令蔬果。熱油鍋裡的油條滋滋作響,空氣中瀰漫著煙火氣,十里八鄉的村民攜著自家雞鴨、農作,與四方遊客在此相遇,勾勒出一幅鮮活的嶺南集市圖景。
來到古水,少不了與「竹」結緣,這裡竹林面積廣闊,綠浪連綿,宛如為小鎮繫上天然屏障。青皮竹清秀挺拔,是當地的經濟命脈,更是文化象徵,遊客漫步於竹林間,耳邊蟬鳴鳥語,眼前翠意盈盈,頓覺心曠神怡。社區還設有竹文化館,展示竹編、竹雕等工藝,讓人親身體驗「以竹為筆」的生活智慧。
白日裡,古水因墟市而熱鬧,到了黃昏,則因河畔而詩意,夕陽映照古水河,金光在水面躍動,偶有竹排輕輕划過,帶來悠悠歌聲。入夜後,竹燈點亮河岸,微光搖曳如星,遊人或乘舟賞景,或在廣場隨音樂起舞,將一天的喜悅延續至夜色。
古水的魅力就在於這份真實,體驗水鄉生活、墟市的煙火氣、竹林的清香,這是在城市裡是找不到的。
古水的靈魂在於「煙火」與「竹」,老街的攤販聲聲不絕,竹林的青翠無盡蔓延,這份濃烈的生活氣息與清新的自然風貌,吸引著越來越多遊人慕名而來。
當夜幕再次籠罩古水,攤販們收拾一天的忙碌,笑容裡滿是踏實與喜悅,小鎮未曾失去古老的脈動,卻在竹香與煙火中,迎來新的旅遊故事,對遊客而言,古水並非單純的旅行目的地,而是一段回味悠長的生活體驗,也是廣寧人代代相傳的鄉愁。

從貧困村到旅遊熱點…
河源陂角村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走進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白牆黛瓦的農房錯落有致,庭院間果樹青青,彩繪步道蜿蜒延伸至青山,觀景平台上,田園碧道一覽無遺,遊客徜徉其間,映襯出一幅生態優、產業興的鄉村畫卷。
曾是貧困的陂角村,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不足而發展受限,藉由綠美生態建設的推動,經過三年持續環境改善的努力,1400多畝林地完成優化,雜亂山林煥然一新;山間步道串聯美景,康養平台成為熱門打卡點,主村道更呈現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風貌,現在村中 100 戶庭院煥新成小花園,獲評「美麗庭院」稱號,營造出宜居氛圍。
「顏值」提升之外,產業發展為鄉村注入持續動力,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陂角村相繼引入特色民宿、餐飲休閒項目與共享菜園,櫻桃番茄年產量超過 1500 噸,帶動周邊 10 個村一起發展經濟,同時解決農田 110 畝撂荒問題,帶動草莓園採摘、農家樂體驗等新業態,位居民帶來豐富經濟收入。
2024年陂角村接待遊客超過200萬人次,村民不再外出打工求生計,返鄉創業的年輕村民積極投資休閒產業,靠旅遊與農業就能走上致富之路,讓生態與經濟成良性循環。
三年蝶變,陂角村用「擴綠興綠」擦亮了底色,用「規劃治理」穩固了基礎,用「富民興村」提升了幸福,這座村莊的故事,不僅是「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寫照,更成為河源鄉村旅遊的閃亮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走進這片詩意田園,感受鄉村振興的活力與希望。

廣州雲吞麵 溫暖遊子的羊城味道
在廣州,飲食不僅是日常,更是一張城市名片,街頭巷尾的羊城風味,承載著無數遊子的鄉愁。一碗粉、一碗麵、一碗糖水,簡單卻深情,勾勒出屬於廣州的獨特記憶,其中最能代表廣府飲食文化的,莫過於那一碗清香四溢的雲吞麵。
清澈的大地魚湯底,漂浮著幾絲韭黃,細幼的竹升面輕輕托起晶瑩的雲吞,皮薄餡靚,鮮味撲鼻,這碗雲吞麵看似簡單,卻凝聚著數代人的堅守與匠心。
位於荔灣大同路的吳財記,便是廣州雲吞麵的代表,這家小店被列入廣式雲吞麵製作技藝市級非遺代表單位,從1950年代延續至今,以一碗雲吞麵串起了街坊鄰里的煙火氣息。
推門而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對聯,「金魚尾擺客似雲,面案燈照亮如星」,對聯中的金魚尾正是指那隱於碗底、狀如魚尾的雲吞,也暗喻雲吞麵之靈魂。吳家第三代傳人吳錦雲、吳錦星,分別是市級與區級的非遺傳承人,自20世紀80年代便隨父親吳財貴學藝,至今已守護這門手藝超過三十年。
一碗看似簡單的雲吞麵其背後卻是繁複工序的結晶,竹升面的製作尤為講究,開麵、揉麵、壓麵、切麵,每一步皆需兩小時以上,麵皮厚度需壓至1毫米,雲吞皮更要壓至0.5毫米,過程中撒粉需恰到好處,否則湯會變濁或麵皮相黏,竹竿壓麵一升一降,寓意步步高升,是廣東人對生活的美好期許。

雲吞餡料則嚴選淡水蝦籽與陽江大地魚,大地魚經烘烤逼出魚油,湯底須至少熬煮三小時以上,方能鮮香醇厚,為確保口感,店裡每天分早、中、晚三次熬湯,邊煲邊賣。
父輩吳財貴早於1953年便以挑擔賣麵為生,後於1985年改良傳統工藝,自製電動竹升壓麵機,提高效率的同時仍保留傳統精髓,這份創新與守護並存的精神,正是非遺的價值所在。
三十多年來,吳財記始終堅持「只此一家」,不設加盟亦不開分店,吳錦雲說「不想砸壞父親的招牌」。知足常樂,一碗麵能養活家人,也能讓我們團結一心,這就足夠了。

深圳文旅新地標
明華輪上演沉浸式肢體劇
歷經1000天休整改造後,深圳海上世界明華輪以全新姿態再度啟航。這艘傳奇地標不僅承載著40餘年深圳城市發展的縮影,如今更將化身為「沉浸式演藝綜合體」,於十一黃金周期間推出深圳原創、中國首部沉浸式肢體劇《交易人生》全球首演,打造前所未有的文化體驗。
《交易人生》由招商蛇口出品,招商文化攜手英國藝術家與國際團隊聯合製作,英國知名「壁虎劇團」藝術總監Amit Lahav主導,歷時千日跨國打磨,從全球2000多名候選人中精選36位來自12個國家的頂尖表演藝術家,共同完成這部契合深圳當代精神的戲劇力作。
劇情靈感源於歌德《浮士德》與果戈里《外套》,故事設於現代職場,講述主人公馬塞爾因貧窮與羞怯而在愛情與競爭中屢屢受挫,最終選擇以靈魂交換象徵權力與成功的華美外套,短暫榮耀過後,他領悟出關於人生與選擇的深刻真諦。
不同於傳統觀劇形式,《交易人生》不設固定座席,採行進式沉浸觀演,觀眾可自由探索8大主場景與多個獨立空間,跟隨演員腳步選擇劇情支線,甚至沉浸於角色的個人故事線中。隨著時空線索交錯,觀眾在流動中亦能緊扣主線。
升級亮相後的明華輪,將歷史底蘊與全新業態結合,帶來「一站式沉浸式法式體驗」,看一場發生在法國的戲劇、品嚐精緻法式餐點、佐上一杯美酒,讓人如同置身歐洲船艙劇場。此次蛻變不僅是空間再造,更是深圳文旅融合的文化新標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