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0二五台灣文學獎金典獎揭曉,由林俊穎《七月爍爁》獲得金典獎年度大獎,獨得獎金一百萬元;另有七部金典獎、兩部蓓蕾獎作品。其中藍永翔雙喜臨門,獲得金典獎和新人蓓蕾獎。
今年得獎作品,含括四部題材殊異的小說,三部緊扣作者生命經驗、田野扎實的非虛構書寫及語言運用獨到、顛覆框架的散文與新詩各一部。
榮膺年度大獎的小說《七月爍爁》,作者林俊穎從攜妻子自日本光榮返鄉的七舅公起筆,面對被殖民過的家鄉,透過拋問與對照,呈現殖民議題的繁複面向,為日治時期的鄉土文學投射全新風景。全書以華、台語交錯書寫,從用典可見其博學,而其台語書寫也透出古雅典麗氣韻,深富原創性小說語言。
七部獲得金典獎之作,充分展現形式、語言與題材的多樣與豐實。同樣從非虛構自然書寫出發,劉克襄的《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融自然、知識、文學、歷史、藝術、人物於一爐。藍永翔《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被讚譽「寫出了科學的美感」。連明偉小說《槍強搶嗆》展現台灣鄉鎮的生猛語言感。馬翊航散文《假城鎮》,以酷兒敘事混融漢語、族語、英語、日語及數位時代的諧音梗。阿芒的詩集《早點睡。不要怕妳四叔》,以口語展現詩的率性與野性。黃崇凱《反重力》以小說回應台灣的歷史與未來。李佳穎《進烤箱的好日子》為小說進行深邃的創傷書寫。
獎勵文學新人的「蓓蕾獎」,有二位新手作家登場。藍永翔雙喜臨門,范容瑛《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文字犀利又深情,獲評審青睞。頒獎典禮也將安排國際作家和譯者參與,希望打開得獎作品邁向國際可能性,另推出金典本事系列講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