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索馬利蘭位於非洲東北角,高醫自112年與索馬利蘭哈爾格薩總醫院締結姐妹醫院以來,長期耕耘當地醫療人力培育,已培訓超過30位醫護人員,今年10月該院骨科與新生兒科各1名醫師到高醫學習,接受1個月臨床進階訓練。高醫指出,訓練期間發現2名索國培訓醫師對於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議題的關注,於是積極籌畫舉辦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照護國際研習會,讓2人可與國際學者共同進行交流學習。

索馬利蘭2名醫師在由高醫新生兒科鐘浩瑋主任及陳寶如副護理長構思及安排的研討會中,由小兒骨科沈柏志醫師、杜品毅醫師教授與親自示範,再由個管師朱怡君、林希潔、鍾慧琴在旁協助指導,學習包括徒手檢查、帕氏吊帶正確穿脫、髖關節超音波判讀與實作等關鍵技能,以病例討論與臨床操作。
並針對「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策略,和與會學者進行專業對話,高醫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照護團隊(DDH團隊)手把手指導索國學員,為的是確保技術能精準傳承,未來能有效應用於當地嬰幼兒醫療。
索馬利蘭醫師感佩台灣團隊無私分享,也坦言當地因缺乏帕氏吊帶等專用設備,治療多仰賴傳統髖人字石膏,難以達成國際推薦的非手術早期介入標準;高醫DDH團隊聽聞此困境,立即發揮人道關懷,聯繫國內資源,獲重維復健用品有限公司慷慨捐贈10副帕氏吊帶,預計讓索國受訓醫師帶回索馬利蘭,讓索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新生兒得以接受更安全、符合國際標準的早期治療。
高醫表示,將持續以臺灣醫療軟實力為後盾,推動姐妹醫院合作與國際培訓計畫,為弱勢地區兒童健康築起防護網;此次交流不僅是技術傳承,更是臺灣人道醫療的溫暖實踐,完美詮釋高醫「醫病也醫心、關懷無國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