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阻塞(COPD)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一。據調查,COPD患者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其心血管事件風險增4.6倍。為提升肺阻塞照護涵蓋率,健保署明年起將強化肺阻塞論質計酬P4P方案,增挹注約新台幣2500萬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4日於「2025 世界肺阻塞日」前夕,發佈一項涵蓋北、中、南、東15家醫院,共計1240名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說明,報告指出,肺阻塞急性惡化者對比從未惡化者,心血管事件風險更上升4.6倍;即使6個月至1年後,風險仍高於穩定期族群,恐面臨包含急診、住院甚至加護病房等危機。
蘇剛正醫師補充,肺阻塞常合併其他疾病,對預後有顯著影響,因此需要多元的照護介入做為治療解方,肺阻塞首重「5大抗惡化行動」,包含戒菸、規律使用吸入劑、疫苗接種、肺復原、營養補充等,遠離致命風險。
此外,報告顯示,完成戒菸的病人與持續吸菸者相比,其中重度惡化風險可下降31%,心血管惡化風險降低25%;執行肺復原治療者惡化風險下降17%(但目前執行率僅約1.5成);有接種疫苗者惡化風險下降12%。
另,有近1/4患者出現過瘦問題,需要營養評估以維持活動力,但僅4%曾接受營養評估,顯示降低肺阻塞風險的關鍵,在於提升病識感與持續推廣預防行動,讓病人能更早認識、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