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兩穴位、三九貼 立冬養生 中醫補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傳統的冬令進補就是在立冬。中醫師表示,立冬後冬季陽氣開始漸漸減少,養生原則是養精蓄銳、收斂神氣,若此時違背原則,會容易讓腎氣、陽氣虧損。

建功馬光中醫診所許哲維醫師表示,因為天氣轉為寒冷,陽氣轉弱,身體常常會出現手腳冰冷、畏寒等情況,常喝冷飲、冰品,口味重的患者這些症狀會更為明顯,其他症狀包括夜尿增多、性功能減退、痛經、疲勞等。

立冬養生之道,許哲維推薦一個養身茶飲、兩個穴道按壓、三九貼,讓大家一起養腎讓身子暖起來。

許哲維表示,養生茶推薦黑豆杜仲紅棗茶,材料是水600ml、黑豆30克、杜仲15克、桂圓6-8顆、紅棗3-5顆、老薑1-3片。做法:黑豆以中小火炒至微香微黃。將清水600ml與黑豆、杜仲、桂圓、紅棗一起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後,放入老薑片(依口味選擇1-3片),再用小火慢滾20分鐘。藥材過濾後即可飲用。

兩大穴道按壓保養,可用薑的精油點一滴於指腹按壓關元、太溪穴,每天3-5分鐘,關節舒服身子暖。

關元穴位在肚臍往下四隻手指,可以補腎氣腎陽、下半身通暢,針對腰腿活動度差、怕冷的患者,用精油按壓此穴可以讓活動度變好。

太溪穴在雙腳內踝與跟腱中間,它也是補腎很重要的穴道,因為冬天常常伴隨著關節發炎的復發,太溪穴可以降低發炎,在診間也常常針此穴來協助患者。

至於三九貼,是中醫的一種外治法,取「冬病冬防」之意。是指冬至後三個九天,是最冷的時節,中醫會透過溫熱性的藥材,敷貼於特定穴位,能禦寒、補氣補血,讓氣血暢通、增強體質。很多關節遇冷會痠痛、過敏性鼻炎、手腳冰冷的患者,這些不適感往往能在敷貼之後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