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腳踝疼痛 微創動脈栓塞緩解

醫師王思讚為葉先生執行微創動脈栓塞止痛術。(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一名50歲男性,20年前一場車禍造成腳踝粉碎性骨折。雖然術後骨折癒合良好,但近幾年腳踝開始持續疼痛,逐漸影響工作與日常生活。尤其到了冬天,晚上疼痛加劇,甚至難以入睡。葉先生曾多次求診於不同醫院,但症狀始終未見明顯改善。經醫師以「微創動脈栓塞手術」,病人術後無需縫合,只需局部加壓止血數小時後即可返家,當天即可行走。

大林慈濟醫院疼痛科醫師王思讚表示,「微創動脈栓塞手術」是透過導管介入技術,醫師從病人的鼠蹊部血管進入,經由動脈引導至腳踝區域,並利用顯影劑確認異常血管增生的位置。這些異常血管與慢性發炎及疼痛相關,因此醫師使用微小顆粒進行栓塞,以減少發炎反應,緩解疼痛。整個手術約需1小時,傷口僅為細小針孔,病人術後無需縫合,只需局部加壓止血數小時後即可返家,當天即可行走。

患者術後4個月,病人的疼痛感明顯下降,從原本的10分痛減少至3分。他形容疼痛的感覺從「刺痛到骨子裡」轉為「輕微酸痛感」,已能夠正常活動。為了進一步改善殘餘不適,醫師後續又安排「增生療法」,透過超音波導引,在局部韌帶疼痛處注射增生性葡萄糖水,以強化組織修復,進一步降低疼痛感。

王思讚表示,關節退化,在傳統治療大多是止痛藥和復健,嚴重者需要進行關節融合手術。然而,關節融合可能影響關節活動度,進而影響患者的行動與生活品質。相較之下,透過微創動脈栓塞手術結合增生療法,能有效緩解疼痛,同時保留關節活動能力,對許多患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