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慢性腹痛 竟是肝結石

 

5旬陳姓婦人因長期間歇性腹痛住院治療無改善,竟是「肝結石」惹禍,3D內視鏡手術擺脫困擾。(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旬陳姓婦人因長期間歇性腹痛住院治療無改善,出院後轉向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求診,確診為左側肝內結石合併慢性肝內膽管炎及膽囊細沙併慢性膽囊炎,經接受3D立體內視鏡手術切除左肝、膽囊,術後恢復良好,第2天就可下床行走,成功擺脫惱人的腹痛困擾。

市立醫院表示,慢性腹痛常被誤以為腸胃不適,但背後可能潛藏重大危機,院方近期成功以先進的3D立體內視鏡高階微創手術,順利解除患者疼痛根源,本次高階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恢復快,並避免肝內膽管反覆發炎導致癌變風險。

陳婦在市立醫院內科部部長賴學洲安排腹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左側肝內結石合併慢性肝內膽管炎及膽囊細沙併慢性膽囊炎,經一般外科主任曹連誠評估,由具豐富肝膽胰腫瘤及微創外科經驗的曹連誠主刀,以內視鏡手術切除左肝及膽囊,展現市醫在高難度肝臟內視鏡手術的整合能力與臨床實力。

市立醫院說,肝臟及膽道手術過去多採開腹方式,術後疼痛及恢復期長。此次採用的3D立體內視鏡技術可清晰呈現肝臟內細微結構,搭配螢光血流影像,即時辨識血管與膽管位置,15公分大的肝臟組織,僅透過約5公分傷口取出,大幅降低術後疼痛與感染風險,縮短住院及復原時間,保留最多肝臟功能,同時避免肝內膽管癌長期風險。

醫師提醒,腹痛若反覆發生、無法以一般胃腸藥物改善,應及早就醫檢查,特別是合併發燒、黃疸、惡心等症狀,更應提高警覺。膽囊結石與肝內結石可能導致反覆感染,更可能增加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