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保費爭議 陳時中:2萬門檻太低

衛福部長石崇良八日表示,健保改革還是要持續進行,會取得最大共識才推動下一步。(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補充保費擬改革惹議,目前暫緩規劃。衛福部長石崇良八日說,超高齡化、超少子女化、人口超銳減等情況衝擊健保財務,改革還是要持續進行,會取得最大共識才推動下一步。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則說,衛福部方向概念沒錯,但二萬元門檻太低。

衛福部近日拋出「健保補充保費三大改革」構想,包括導入年度結算制度,租金、利息與股利一年累計逾二萬元,收取百分之二點一一的補充保費,影響人數估達四百八十萬人,財務約增加一百億至二百億元。相關消息引發議論,行政院日前指示暫緩規劃。

針對健保補充保費爭議,石崇良指出,台灣正面臨人口結構巨大變化,根據國發會估計,到了二0七0年工作人口將大幅下降九百七十萬人。面對超高齡化、少子女化與人口快速減少等情況,對健保財務絕對有很大衝擊;雖然不是當下發生,但整個健保財務改革還是要持續進行,會在容納最多意見、取得大家共識、得到最多民眾支持下,才推動下一步健保財務改革計畫。

曾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表示,石崇良提出年度總額結算不算新概念,「補充保費就是補充性質的保費」,算進相對多的資本利得分擔保費概念沒錯,「只是二萬元門檻太低」,這樣是讓小資族負擔。如果要算成總所得,門檻要拉高一定程度才合理。如果讓貧者一起負擔,恐怕與健保精神衝突,應拉高讓資本多的人參與健保。至於額度,須學者專家一起討論。

而健保總額協商連兩年以高推估百分之五點五計算,總統賴清德則點出背後三大目標,包括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盼替醫療人員加薪以強化留才、醫療給付更有彈性,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