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雜誌十月廿三日刊載三篇與台灣的相關評論,探討台海風險、台美關係及戰爭爆發的形式極可能性。其中,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的「美國應警惕台灣的魯莽領導人」評論引起民進黨強烈反彈,外交部還公開駁斥,顯然只是一家之言的文章已碰觸到賴清德總統的痛處。然而,民進黨只看到如何挽回他的顏面,卻刻意忽略這三篇評論的重點,根本就是把國家安全當兒戲!
高德斯坦指出,正當世人將焦點放在中東及俄烏戰爭之際,卻忽略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如今多重因素匯聚,使得台海局勢更加不穩,而這場風暴中心正是「作風強硬的賴清德總統」,因此呼籲美國政府應約束賴,並強調「台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國安利益」。他還拿前總統蔡英文與之比較,認為前朝政府傾向低調並淡化任何關於台灣獨立地位的說法,但賴清德則透過演說「明顯傾向追求正式獨立」,提醒「美方面對日益高漲的亞洲民族主義必須更加審慎行事」。
實際上,高德斯坦的受眾群主要是華府決策圈及美國政學界,當然會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民進黨網軍側翼以其過往立場抹紅他「親中」,實在是極為愚蠢的作法。更何況,他隨後貼文提到,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為此特地派人拜會,「直言對方雖然禮貌友善,但在地緣政治與軍事認知上嚴重脫離現實,令他聯想到四年多前這時候的烏克蘭政府」。
這才是高德斯坦撰寫評論的真正目的,即提醒賴清德勿以為美國會無條件協助台灣,更不該誤判美國的印太政策是要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並非與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換言之,若賴清德仍抱持對抗心態處理兩岸問題,就可能面對華府的制約,屆時台灣的轉圜空間恐怕會被大幅壓縮。
另一政策評論網站《外交政策》早在今年五月初亦曾刊登類似文章,認為「川普應該約束台灣」,以免賴清德恣意刺激北京而升高緊張局勢並增加戰爭風險,美國就可能被捲入。美國雖支持台灣對抗中共的脅迫,卻也有自己的底線,絕不會被民進黨牽著走。民進黨不能再以民主價值誇大台美關係,應以務實謹慎態度處理兩岸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川習會」,兩人討論多項經貿議題,但完全沒有觸碰最敏感、也最可能引爆兩強權衝突的台灣問題,出乎各方意料之外。此結果看似對台灣無害,實則不見得絕對有利,畢竟雙方很可能在事前作業並未達成一定共識,因此選擇迴避。賴清德政府現階段可鬆口氣,但絕不可輕忽悄然轉變的氛圍與變化。
雙方沒提到台灣的原因有眾多想像,以雙方沒有準備、北京討不到便宜及沒有迫切性等推測居多。川普表示,習近平深知犯台後果,但拒絕透露具體反應方案。顯然,川普知道美軍仍佔優勢,依其交易性格,沒到最後一刻絕不掀底牌,也讓對手猜不透自身意圖,就能達到嚇阻效果。
賴清德應該知道,倘若兩岸只偏重軍事對抗,忽略建構互信基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可能因誤判彼此而失控。川普知道美國軍力仍在共軍之上,也依然尋求與習近平溝通,難道賴清德自認實力遠高於美國總統?當他把自己顏面當成外交議題,卻忽略國家的迫切需要,恐怕才是真正的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