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洋香瓜正值採收季 白河警推「護果專案」

 

後壁區農會辦農產品行銷活動,白河警方針對主要出入口、停車場及人潮聚集區加強指揮疏導。(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後壁,災後重生,後壁農會九日在菁寮「步穀農創館」前,舉辦「樂遊後壁、迎農豐收優質農產品推廣行銷」活動,有洋香瓜吃免驚、滷肉飯一千份免費品嘗,非洲豬瘟後豬肉剛解禁,吸引民眾大排長龍領取香噴噴的滷肉飯,帶動洋香瓜等農產品買氣,現場熱鬧滾滾。

後壁區農會有全國唯一洋香瓜專區,今年也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農會辦理農產品推廣行銷活動,農產品市集呈現後壁農民栽培的洋香瓜、苦瓜、溫室小黃瓜、苦瓜、芭樂等農產品,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後壁農產品的豐富,農業部專委陳右欣也到場肯定後壁農會的用心。

市長夫人劉育菁、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市議員蔡育輝、後壁區長李至彬等人化身超級推銷員,逐攤為市集小農推銷所栽種農產品,並將切好的洋香瓜提供給到場的民眾免費品嘗,香甜好滋味的洋香瓜讓人驚豔,吸引不少民眾掏錢選購。

林怡歆說,後壁洋香瓜種植面積全年達一百公頃、產量三千噸,居全台之冠,後壁洋香瓜產量和質量均優異,在內銷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日前市長黃偉哲帶領前往新加坡拚外銷,一百組限量精品級的洋香瓜禮盒當天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每顆台幣九百元的卡蜜拉洋香瓜香甜好吃,肉質綿密,新加坡消費者認為CP值很高,一吃就愛上,農會也希望將來能逐步打出台南後壁洋香瓜品牌,進軍更大的國際市場。

除洋香瓜,後壁稻米種植面積達三千二百公頃,不僅是台南最大的米鄉,也是全國屬一屬二的米倉,這次農會舉辦農產品行銷活動,以台南十六號越光米製作香噴噴的滷肉飯,讓大家能品嘗後壁區產銷履歷的優質米,農會並貼心供應蘿蔔丸仔湯,吸引民眾大排長龍將好吃的滷肉飯和蘿蔔丸仔湯帶回家品嘗。

此外,農會並安排專業老師示範以在地農產品製作的特色料理,讓消費大眾對後壁在地的農產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鼓勵農民增進栽培技術,種出更優質的農產品,為後壁區農特產品增加曝光度,增加農友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