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3D回春 福安宮科技復刻原貌

北區鄭仔寮的福安宮致力保存文資,除以科技復刻主神中壇元帥容貌,並申請成為宮廟博物館。
(蘇文勝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資處推廣宮廟博物館認證,獲得廟宇認同,位於北區鄭仔寮的福安宮,廟宇內集結各工藝大師作品,有些還是國寶級人物,涵蓋彩繪、雕刻、剪黏等技藝,近期更結合三D掃描建模,成功復刻太子爺容貌,科技結合傳統民俗,「三D回春」,為文物保存及宗教信仰開啟先例。

福安宮開基主神中壇元帥,相傳從道光年間由先民請來奉祀,百年來受歲月侵襲,神像臉部剝落,廟方花兩年時間,以三D掃描建模並透過擲筊,逐一向太子爺請示修復細節,日前成功讓神像神顏再現風華。

福安宮總幹事蘇文勝指出,廟宇除是地方信仰中心,並積極維護和推廣廟宇文化資產,歷次擴建過程,邀請蘇天福、莊春波、王瑞瑜、廖慶章、杜牧河、陳三火、陳南陽、陳啟村、王榮山、施弘毅等多位知名藝匠師,涵蓋彩繪、雕刻、剪黏等技藝作品,許多文化界人士認為相當難得,推薦申請加入宮廟博物館認證行列,廟方也希望為保存常民信仰盡心。

因交陪廣闊,主神中壇元帥除廟方本身祭典活動,常參與各大慶典活動,長年奔波,加上高齡已一百多歲,神像臉部雕刻逐漸風化,嚴重受損;廟方擔心日後神像原貌不可考,原希望透過專業匠師修復原貌,向神明請示遭拒,後同意採復刻,因難以模擬神像原始面貌,蘇文勝提出以三D掃描建模,透過科技模擬,復刻神像原貌,保留原味,有趣的是,遇到較無把握處,透過擲筊,由中壇元帥自己決定,幾經數十次溝通,復刻寶相莊嚴神像,為科技結合民俗,開啟另一個可能,而日後主神將常駐廟內護境,復刻神像則將代理參與各種祭典,兼顧文物保存及傳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