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母殺重障子 石崇良支持特赦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一名八十歲母親因無力再照顧重度臥床的五十歲兒子,而將其悶死,一審法官判老婦二年六月徒刑,但同時建請總統對其特赦。承審法官先前建請總統特赦,學界亦有類似呼籲,總統府指尊重司法獨立,政府不會介入個案,將待程序完成後再就後續事宜研議;但民團提醒,個案反映國家長照制度在重度失能者照顧資源的不足。

民國一一二年五月,台北市一名八十歲母親疑因心力交瘁,涉嫌殺害五十多歲重度臥床兒子。一審台北地方法院依法判刑二年六月徒刑,承審法官建請總統特赦以免除牢獄之災;案經上訴,二審由台灣高等法院審理中。

衛福部長石崇良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答詢指出,支持總統特赦,這起案件發生在新冠疫情期間,老媽媽因染疫無法照顧孩子,導致悲劇發生,事件也反應出社會對照顧者的支持,需要做得更多,對照顧者本身支持要加強,照顧的路經常很漫長,長期下來會產生壓力累積,所以這幾年特別著重家庭照護者支持據點,包括心理協談、諮詢等,還有照顧技巧等,接下來要做的是讓更多人知道相關資源。

家總指出,對法官提出總統特赦之建議,表達理解與支持,並期待藉此個案,反映國家長照制度在重度失能者照顧資源的不足,「照顧悲歌」不僅涉及照顧者的權利與福祉,亦涉及被照顧者的生命權,必須謹慎。

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則認為,當社會只看見照顧者的悲劇,讓「以愛為名的殺人」在理解與同情中被合理化;但問題核心並不在照顧者的個人悲劇,而在於整體社會缺乏支持照顧者的長照體系,才使照顧成為孤島、讓障礙者的生命被視為負擔。

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呼籲政府應落實障礙者生命權,當照顧者的悲劇被社會看見與寬慰,身心障礙被害者的生命與尊嚴,也不能就此放下而被遺忘,應充分討論長照服務的系統缺失,以及被照顧者的權益與尊嚴。、長照資源介入時間等,都努力在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