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台南市環保局十四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舉辦今年度第二場「環境教育交流活動」,邀集轄內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具潛力的環教單位參與。透過經驗分享、教案展示與場域導覽,促進跨場域合作與互學,強化台南環境教育推廣效能。
環保局表示,環境教育幸福聯盟自成立以來致力連結本市多元環教場域,透過資源共享、教案交流與跨領域協作,讓環境教育在地深耕,也讓新加入的單位能快速熟悉環教體系、建立合作網絡,共同提升場域專業度與教學品質。
本次活動由成大鯨豚研究中心環教人員帶領導覽,參與者透過標本展示了解鯨豚的演化歷程、分類特徵及生理構造,體驗具研究深度的海洋保育教案特色。同時,剛完成環境教育認證的「善化啤酒廠環境教育園區」亦分享場域打造經驗,以原料採集、啤酒製程及循環經濟為核心,展現如何以產業文化結合環境教育,讓資源循環概念更易被理解與落實。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長期重視環境教育,目前已累積廿六處通過環教設施認證。透過此類交流活動,可促進淨零綠生活推動、更擴大永續行動,讓更多教育單位加入環保行列,共同提升市民環境素養。
環保局長許仁澤指出,本次活動呈現本市場域在自然生態、海洋保育與循環經濟等面向的多元教案成果。透過互動與討論,不僅提升環教人員的專業能力,也激發更多創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