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珍珠與玉

專題駐站作家:騷夏

編按:

臺灣濁水溪(Choshui River)發源於合歡山,經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而於下海墘村與許厝寮間流入臺灣海峽,為台灣最長河流。全長約186.6公里,流域面積達3156.9平方公里。曲連蜿蜒,見其濁而心實清。城鎮兩岸,夜間彷若珍珠,綴連成串。自高空俯瞰,美不勝收。古典詩人丘逢甲〈濁水溪歌〉如此述懷:「樂府新翻歌獨漉,不畏水深畏泥濁。水挾泥行萬萬斛,突出州心齧山足 。」

專題駐站作家:林瑞麟

臺灣玉山(Jade Mountains)位處南投縣西南境,其主峰高達3997米,為台灣第一高峰,素有「神山」之稱。山峰長年積雪,遠眺如天蒼地茫間的一塊晶瑩美玉。現代詩人沈花末〈藍與粉紅——秋末看見玉山〉如此讚美:「一種鎮定的藍∕堅強的風∕一座甜美的山。」

專題駐站作家:徐珮芬

寶島面積雖小,然自然景觀與文化遺跡極其豐厚。高鐵與臺鐵縱橫貫穿南北各地。城中的捷運與輕軌把區與里縫合。現在我們的距離不以時間量度,而以站與站的數目來計算。「小零,我和你只相距五個捷運站,今晚來我家吃飯吧!」迅速的發展與奔突的基建讓時間顯得急促,這該是「文字」出場的時候了。景色的日新月異,可以用視像來保留,情懷的今昔有異,得依仗優秀的書寫。臺灣的山水與城鄉,可供著墨者仍多。文字抵達的地方,是影像不能抵達的。橫視臺灣,如一葉扁舟,浮蕩於太平洋之西。夕照晨昏,總期待舟子之歌的響起。執筆如櫓,掛筆若桅,讓我們共同為這不沉的舟子吶喊啟航。

〈中華副刊〉通勤漫遊者地誌

〈中華副刊〉沙丁魚罐頭裡的烏托邦

〈中華副刊〉溪水灣灣